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4|回复: 1

血压高或不高 这些你都应该知道 

发表于 2024-10-10 08:31: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鲁中晨报    2024-10-10

血压高或不高
这些你都应该知道

  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健康体重,理想血压”。
  血压多高需要引起重视?国家卫生健康委提示,血压超过130/80mmHg以上就应密切关注。未使用降压药物且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应尽早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并按医嘱进行药物治疗。
  目前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约为27.5%,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高,尤以中青年更明显,18岁及以上成年人群体重指数,即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应为18.5至23.9,同时应合理控制腰围,建议男性小于85cm、女性小于80cm。
  预防高血压,从健康生活做起
  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约为27.5%。专家提示,不健康饮食、身体活动不足、超重和肥胖等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减少食盐(钠)摄入、控制体重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严晓伟介绍,持续的血压升高对心脏、血管、眼睛、大脑、肾脏等都会造成损伤,如不及时加以治疗,还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减少高血压对身体的影响,早诊早治是关键。“高血压往往起病隐匿,一些患者虽然血压升高但身体没有不适感,等到出现症状时已经比较严重,因此不可等有了症状再就诊。”严晓伟建议,有糖尿病、肾脏病等基础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有高血压家族史、超重或肥胖的人群,以及50岁以上人群,均应半年或一年测量一次血压,如发现血压升高要及时就诊,并采取适当的药物、非药物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0 08:32:32 | 查看全部
减盐
  盐摄入过多会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应长期坚持控制盐的摄入。我国居民平均食盐摄入量超过9克/日,显著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日。
  建议用低钠盐替代部分普通食盐。


  减油
  摄入过多脂肪,特别是含饱和脂肪酸过高的食物,会增加血胆固醇水平,导致动脉硬化并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
  日常饮食应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同时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增加全谷物和粗杂粮及膳食纤维摄入等。

  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可导致血压升高,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中心型肥胖可能与高血压有更强的相关性。
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合理控制体重,18岁及以上成年人群体重指数应为18.5~23.9kg/(m)2【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并应合理控制腰围,男性<85厘米,女性<80厘米。
  管理高血压,从行为改变做起
  近年来,来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年龄趋于年轻化,通过问询,发现部分患者多有熬夜、酗酒等生活习惯,或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状态。”辽宁省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刘雯说。
  “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方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院长刘龙飞教授介绍,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居多,一般找不出具体发病原因,这部分患者需要终身治疗并服用药物。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而言,秋季需要规律服药,每天定时监测血压,控制好血压,不要随意停药;同时注意防寒保暖,保持清淡饮食,避免在寒冷天气进行剧烈运动。高血压患者如果出现明显头痛、头晕、肢体活动受限、胸闷、不能说话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合理膳食
  坚持健康饮食有助于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控制。
  高血压患者应坚持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适量的膳食模式,做到食物多样、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例适当、盐不超量。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入秋后,在肉类饮食上,应首选脂肪含量较低的鱼虾类、去皮禽肉、瘦肉等;限制或减少食用加工红肉制品,如培根、香肠、腊肠。烹饪时建议采用蒸、煮、炖等较为清淡的方式,避免过多使用油炸或烧烤等高油高盐的方法。

适量运动
  坚持有规律的运动、保持充足身体活动、减少久坐时间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建议以户外及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进行5至7次中等及以上强度的体育锻炼或身体活动,每次30分钟,包括快走、跑步、游泳、爬山和球类运动等。如无禁忌,还可以进行抗阻运动,如哑铃、俯卧撑等,以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戒烟限酒
  吸烟、饮酒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建议吸烟者及早戒烟(包括传统烟和电子烟),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饮酒。
心理平衡
  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等可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影响,必要时积极寻求支持和接受心理干预。
  对于已经患上高血压的人群,应坚持生活方式干预与药物治疗双措并举。“部分患者对长期服药心存顾虑,甚至自行减药、停药,或用保健品替代药品,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只要按照医嘱用药,长期服用降压药利大于弊。”刘雯说。
  科学检测,平稳降压,长期达标
  血压达标标准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包括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8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可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科学监测血压

  鼓励居家进行血压监测,有条件可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晨起测量血压应在排尿后、未服用降压药、早饭前,晚间测量应在睡觉前,每次应按规范测量2-3次。
  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专家针对患者关心的细节问题,介绍了一系列操作方法。

测左手还是右手?
  由于人体左、右肱动脉的解剖学特点不同,右手手臂测得的血压通常比左手高5至10mmHg,因此一般情况下,应测量右上臂的血压。首次就诊时,应该同时测量左、右臂的血压,尤其是高血压的患者应该记录左、右臂的血压数值。

早上测还是晚上测?
  血压一般会在早上6点至8点和下午4至6点之间迎来峰值,这是测量血压的最佳时机。注意早上的测量要在吃早饭和降压药之前完成。对于血压控制不好的患者,应该增加一天中测量的次数。

血压测一次就够了吗?
  通常测量两次,得到其平均值,两次间隔时间1至2分钟,如果两次差距大于5mmHg,建议再测量第三次,取三次的平均值。

测量时要不要挽起袖子?
  不建议挽起袖子测量,因为挽起的袖子会使上臂受到挤压,测出来的血压可能比真实值偏低。厚度不超过0.5厘米的袖子就不用挽起。

血压计袖带怎样调整?
  绑血压计的袖带时,松紧度以能放入一指或两指为宜,绑得过紧会使测得的数值低于真实值,绑得过松则使其高于真实值。袖带气囊中部要放在上臂肱动脉的上方,并且边缘要整理平整。同时还要注意袖带的下缘通常在肘窝横截面上方2至3厘米处,血压计“0”刻度线要与心脏和肱动脉在同一水平线上。

测血压前做什么准备?
  测量血压前应排空膀胱,静坐十五分钟后再开始。测量血压前半小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平稳,不要喝咖啡和浓茶。

躺着测和坐着测哪个更准?
  两者皆可,但卧位血压一般比坐位血压要高。不管选择哪种体位,在测血压时都要肢体舒展,自然放松。坐位测血压时要坐在靠背椅子上,放松双腿,不要跷二郎腿,抬头挺胸、手臂平放在桌面上,手肘位置大约与心脏等高。

血压超标要密切关注

  血压超过130/80mmHg以上就应密切关注。未使用降压药物且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应尽早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并按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服药,鼓励选择长效降压药物,以确保平稳降压至标准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