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反方】同工同酬缘何犹抱琵琶半遮面
同工同酬,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媒体有消息说,酝酿三年之久的“工资条例”再次陷入僵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和无奈之举。
何以酝酿三年之久的同工同酬,却始终“犹抱琵琶半遮面”呢?不愿意掀开自己的红盖头呢?笔者始终认为,国家在出台一项新的举措前,务必要考虑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势必要得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如果没有民众的拍手叫好,那肯定不能冒然出台一项制度。
造成同工同酬“难产”的最直接原因,乃职工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诸如在生产岗位上,一名高级工可以游刃自如地完成企业交给的生产任务,为企业做出自身的贡献,但要换成一名初级工就勉为其难了,在技术水平高低不一的前提下,职工对企业的贡献就有大有小,所拿薪酬也有多有少,但如果实现了同工同酬,所拿薪酬一样,那谁还愿意为企业卖力呢?再如,私营和国有企业的职工受到的技术培训不一样,技术水平有高有低,在工作的执行力和效率上尚存在着较大的区别,这又怎么实现同工同酬呢?自己是国企职工,突然来了农民工,自己心中肯定不是滋味。再说如果实行了同工同酬制度,企业虽然没有违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但《劳动法》却明确规定:工资分 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而实现同工同酬就很难实现按劳分配,另外,我们知道,同工同酬是大环境,按劳分配是其中的一个手段,最终目的都是实现多劳多得为宗旨,可是在同工同酬的环境中,怎么保证多劳多得真正得以实现呢?
在这一场充满高风险的赌博中,如果实现同工同酬,哪个企业敢保证劳动者权益不受侵犯呢?除非有关方面已经脱胎换骨,练就了化腐朽为神奇的盖世神功,否则,谁也不敢贸然实行同工同酬。
其次,同工同酬最大的弊端还在于制度的不坚挺,工作中喜欢偷懒、拍马屁、耍小聪明的职工却占了便宜,而那些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却吃了大亏,相信傻子也不愿意“拿一样的钱,干着不一样活”,这时间一长,势必严重地打击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极大地挫伤职工工作热情。
再说,怎么规范国企、私企、外企的工资制度,是用强制的手段加以规范,还是运用立法的形式统一规范呢?职工内心能不能承受,会不会在工作中产生逆反心理而一蹶不振呢?不同于私营企业的是,国企的职工工资、退休金国家拨款、“旱涝保收”,如果一旦实现了同工同酬,工资和奖金是否会大幅度减少呢?国企职工和私营职工站在同一条“跑道”上,他们还会拼搏进取呢?是否从源头上打击国企职工积极性了?
笔者并不是一棍子打死能否实现同工同酬,但职能部门虽然多方论证和综合考虑,仍然受各方面因素制约,酝酿三年的同工同酬却始终“难产”,看来要想实现同工同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初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