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4|回复: 1

黑土地上的新农人韩凤香:带领村民科学种田致富

发表于 2024-10-14 06:47: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吉林梨树10月13日电(谭伟旗 吕盛楠)“天时地利人和,今秋又是大丰收。”韩凤香笑着说。
  “80后”韩凤香现任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14年来,她带领村民科学种田,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截至目前,合作社入社人数达到158人,平均每年吸纳就业60人以上,有效帮助脱贫户养殖增收。

14年来,韩凤香带领村民科学种田,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韩凤香供图

  韩凤香也因此登上了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
  梨树县位于松辽平原腹地的黄金玉米带,是全国产粮大县。作为土生土长的梨树人,韩凤香大学毕业后便决定返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当时,过于分散的耕作方式使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无法运作,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也不能推广。
  为改变这种状况,韩凤香打算用土地集约化的模式打开新局面,带领乡亲们增收。2010年3月,韩凤香用家中积蓄和借、贷款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设备30多台,创办了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
  立社之初,村民们都不相信合作社能成功,只有5名农民入社。韩凤香没有灰心,向观望的乡亲讲解自己将要实行的土地集约化和“双保全统”模式,即保粮食产量不低于、生产资料价格不高于周边数,合作社统一供种、供肥、播种、植保、收获、销售。
  “我用最通俗的语言向大家解释整个生产环节合作社如何管理,怎样解决土地细碎化等问题。”韩凤香回忆,在她的发动下,越来越多村民加入进来,合作社初具规模。后来,经过农技专家的指导,韩凤香开始在合作社大力推广秸秆覆盖还田的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模式。
  到了秋天测产时,保护性耕作模式比传统种植的产量高出不少。“乡亲们彻底信了,跟着我奔丰收、求高产。”韩凤香说。
  如今,韩凤香所在的合作社生产规模已从一个小队扩大到2个乡镇的9个村,每公顷农田可多产粮800到1000斤,每公顷土地增收2000余元,社里的农机手、饲养员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
  眼下,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助推秸秆覆盖还田的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向纵深发展。社员们从会种地到“慧”种地,可以熟练操作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植保机、智能免耕播种机等设备,一代新型农民已在黑土地上成长起来。(完)

[table=100%,#ffffff][/t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4 07:13:2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