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回复: 0

沙漠里种出“致富豆”

发表于 2024-10-14 16:30: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光明日报记者 赵明昊 靳昊 孙金行
  日前,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兴安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正为收割油莎豆做最后的除草工作。
  很多人觉得油莎豆听起来陌生,但在兴安镇,却进入了油莎豆产业发展的黄金期,成为当地居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以前我们尝试种过玉米、小麦,一场风沙过后,啥都没剩下。”李松英感慨,以前这片土地让她感到十分无助,“现在种上油莎豆,长得好着呢”。
  兴安镇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部,曾是一片茫茫沙海,荒漠化严重,农作物无法成活。李松英是这里最早的一批居民。眼看着种植传统作物屡屡失败,直到2017年,兴安镇开始试种油莎豆,经过两年的试验,开始大规模种植。
  2019年,李松英成为种植油莎豆的农户之一。“统一播种、施肥浇水,还给技术指导,政府给了我们很多政策支持。”
  油莎豆具有耐旱、耐温、耐瘠、耐盐碱等特点,非常适合在新疆这样的干旱地区种植,加上它是集油、粮、牧、饲于一体的多用途作物,富有长产业链效益。“当时选择种油莎豆时,首要目的是防风固沙改善土壤,谁承想它全身都是宝,处处可以产生经济价值。”分管农业的五十四团四级调研员谭志发说。
  从2017年初的3000亩试验田开始,兴安镇的油莎豆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至2万余亩,成为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油莎豆种植基地。这片贫瘠土地经过数年精心经营,如今变成了绿意盎然的庄稼地。
  “土质也有所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从原来几乎为0增长到现在的1.3%以上。”新疆油莎豆产业研究院名誉院长王群随手抓了一把沙土向记者介绍,“别看只是微小的数据增长,对我们这来说,就是翻天覆地的改变。”
  这意味着土地可以养活更多农作物。“收完这一茬油莎豆,还能种一茬冬小麦。”李松英已经开始计划收割后的事情。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机械化设备,油莎豆从播种到打药,再到收割,全部机械化管理,种植效率大幅提升,都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
  “借助全自动机械,一人可以管理近百亩地呢!”油莎豆种植户张苏光说。
  不仅如此,油莎豆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兴起。加工企业纷纷入驻产业园区,对油莎豆进行深度加工,开发出了油莎豆食用油、油莎豆啤酒、油莎豆代餐、油莎豆饲料等多元化产品,极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油莎豆产业链条。
  这些产品不仅在周边城市很受欢迎,在网络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油莎豆和油莎豆产品,市场扩大为兴安镇乃至图木舒克市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油莎豆是我们的‘致富豆’!我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油莎豆的好处,也希望这个产业能持续发展下去,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李松英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14日 02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