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回复: 0

废弃牦牛骨变身艺术品

发表于 2024-10-15 10:46: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现场目击】
  光明日报记者 尕玛多吉 傅强
  牦牛骨质瓷制作的工艺品,你见过吗?牦牛骨经过匠心独运的工艺转化,摇身一变成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载体——牦牛骨质瓷器。这种瓷器,以其独特的材质和精湛的工艺,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价值。
  记者来到位于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西藏城发莲华之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看他们是如何利用科技手段,研制出新型高端瓷种——牦牛骨质瓷,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充分结合西藏黑陶、土陶等传统工艺,创新西藏特色陶制品,并在中华陶瓷工艺的基础上研制出了牦牛骨质瓷器。一些由牦牛骨质瓷制作的陶瓷唐卡、陶瓷壁画作品,还采用手绘创作的方式提升其艺术价值。”公司副总裁李初初说。
  西藏自治区约有牦牛近400万头,是我国牦牛分布最广的地区。李初初介绍,过去人们多用牦牛骨熬汤后弃之,现在公司将废弃的牦牛骨再利用,实现了变废为宝。目前,公司已设计出10大品类5000余种牦牛骨质瓷产品,涵盖餐具、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
  牦牛骨瓷器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其材质的独特。牦牛骨瓷的质地坚硬且细腻,经过高温煅烧和精心打磨,制成的瓷器呈现出一种温润如玉的质感。这种瓷器色泽乳白,透光性极佳,因而有着“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从唐卡中的佛像到藏式吉祥图案,从高原的岩画艺术到民族交流交融的故事,都被巧妙地绘制在瓷器上,使每件作品都成为讲述西藏历史和故事的佳品。
  据了解,西藏城发莲华之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陶瓷为载体,传承和推广优秀中华文化,产品以销售欧美及东南亚市场为主,年销售总额达8亿多元。这种创新性的废物利用方式,不仅提升了牦牛骨的经济价值,还为西藏的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15日 05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