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回复: 1

台胞泛舟青铜峡:“打卡”古诗里的黄河

发表于 2024-10-18 07:22: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新社吴忠10月17日电 (记者 刘玥晴)“第一次亲眼见到黄河,感觉跟李白在《将进酒》里描绘的一样,真是‘天上来’。”17日,台青许祐豪在青铜峡黄河大峡谷发出感叹,并将以河道为背景的自拍发给岛内好友。
  当天,许祐豪等近200名台湾同胞走进宁夏吴忠,近距离感受黄河之壮阔。

10月17日,近200名台湾同胞来到宁夏吴忠青铜峡黄河大峡谷,近距离感受黄河之壮阔。中新社记者 刘玥晴 摄

  乘羊皮筏子漂流在黄河之上,台青陈斯俊表示,“比想象中平稳,伴着船夫唱的民歌‘花儿’,蛮惬意。没想到还能用动物皮做成水上交通工具,使用寿命竟然可以达到两三年,特别敬佩先人的智慧。”
  吴忠位于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为何能成为“鱼米之乡”?陈斯俊了解到,从汉代的激河浚渠,到清朝的封俵轮灌,当地“兴水利以尽地利”的治水、用水经验不断丰富,开凿的秦渠、汉渠、汉延渠、唐徕渠等引黄古渠汩汩至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走在黄河畔,看着对岸被夕阳点染的峰峦,陈斯俊情不自禁背出唐朝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
  “黄河在青铜峡附近的河段水流比较缓,不像长江那么湍急。”台湾中华旅馆经理人协会理事长蔡肇洋告诉记者,今年4月,他曾踏上三峡之旅,领略“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快意,此行又见“九曲黄河万里沙”,感觉很有意义。
  “课本里讲过,黄河的含沙量非常大,但正是这样一条河润泽了‘塞上江南’,为这片土地带来活力。”蔡肇洋说,“我一定要再去壶口瀑布看看。”(完)

[table=100%,#ffffff][/t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8 08:07:0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