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6|回复: 6

[今日话题] 您知道“霜降”的霜从哪“降”吗?

发表于 2024-10-23 06:39: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节气。有人会问,“霜降”的霜从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吗?二十四节气中,霜降与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露和霜又有什么区别呢?这些知识您知道吗?知道的话,请跟帖留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3 06:39:47 | 查看全部
其实,无论是露还是霜,“皆由地发,非从天降”。在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表散热迅速,导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降到露点温度(即空气中水分达到饱和时的温度)以下,空气中多余的水分便会由气态转化为液态,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草叶、树叶等物体表面,这些小水珠就是露。相较于露,霜的形成条件更为苛刻。夜晚来临,当地面温度由0摄氏度以上降至0摄氏度以下时,空气中的水分会在地面或近地面物体上直接凝华成固态的白色冰晶,这些白色冰晶就是霜。霜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天气更加寒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3 06:39:58 | 查看全部
从气象上看,露和霜的形成机制大体相似,都是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饱和时析出的自然现象。一般来说,空气容纳水分的能力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强,气温越高,空气可容纳的水分就越多;气温降低,空气对水分的容纳能力也随之降低。当气温降到一定程度,空气中多余的水分就会由气态转化为液态或固态,形成露或霜。二者的差别在于,当地面温度高于0摄氏度时,转化为露;低于0摄氏度时,凝华为霜。露和霜的形成与消失,其实就是物理现象中的液化与蒸发、凝华与升华过程。水蒸气遇冷转变为液态水的现象是液化,大气中多余水分遇冷变成露就是液化。水蒸气直接转变为固态冰晶的过程是凝华,霜就是大气中多余水分在一定条件下凝华形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3 06:40:10 | 查看全部
露与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看到,只不过由于气候差异,出现的时间、频率有所不同。在南方,露出现得更为频繁,几乎四季可见,尤其是在春秋季的夜晚或清晨;霜则相对少见,一般形成于深秋或冬季。在北方,露与霜主要出现在秋季。尤其是深秋时节,随着气温降低,霜出现的频率会逐渐增加。即使在干旱地区如沙漠,只要满足一定气象条件,同样可以出现露和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3 06:40:19 | 查看全部
露和霜作为自然界水循环的一部分,生态效应明显。它们能增加土壤湿度,影响土壤微生态系统,为动植物提供必要的水分,同时也有助于减少空气中的尘埃,对改善荒漠地区微生态环境和固沙具有积极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3 06:40:28 | 查看全部
值得一提的是,露和霜与白露、寒露、霜降关系密切。白露预示着天气转凉,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为露;寒露意味着气温进一步下降;霜降则提示开始出现霜冻。这也提醒人们要适时增添衣物,多吃些温补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3 09:21:43 | 查看全部
皆由地发,非从天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