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血液科 邓天霞
人体内铁分为两部分,其一为功能状态铁,包括血红蛋白铁、肌红蛋白铁、转铁蛋白铁、乳铁蛋白等,其二为储存铁,包括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食物来源的铁剂以三价、二价铁为主,人体吸收铁的形式为二价铁,为有机铁。人们常说的铁锅确实含有铁元素,但其主要成分是无机铁,吸收率较低。所以铁锅并不能有效补铁。
缺铁之后会有什么表现呢?当我们体内的储存铁耗尽,随之红细胞内铁缺乏,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贫血可表现为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活动后气短、食欲缺乏、苍白、心率增快。缺铁原发病可表现为妇女月经量多、黑便、血便、腹部不适等;组织缺铁可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也是缺铁的特殊表现,患者常难以自控地仅进食一种食物,如冰块、黏土、淀粉等情况;体力、耐力下降易感染;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口腔炎、舌炎、口角皲裂、吞咽困难;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皱缩;指(趾)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重者指(趾)甲变平,甚至凹下呈勺状(反甲)。
做哪些检查可以明确是否患有缺铁性贫血呢?包括血常规、网织红细胞、铁蛋白、血清铁等指标,血常规常提示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增多,血清铁及铁蛋白低下。但是缺铁性贫血更重要的应该是病因的寻找。第一,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需铁量较大,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高的辅食,易造成缺铁。青少年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过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IDA。第二,铁吸收障碍: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此外,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慢性肠炎、Crohn病等均可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IDA。第三,铁丢失过多:长期慢性铁丢失而得不到纠正则造成IDA,如慢性胃肠道失血(包括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裂孔疝、消化道息肉、胃肠道肿瘤、寄生虫感染、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月经过多(如宫内放置节育环、子宫肌瘤及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咯血和肺泡出血(如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血红蛋白尿(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人工心脏瓣膜、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等)及其他(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慢性肾衰竭行血液透析、多次献血等)。
缺铁该如何治疗呢?治疗原则为根除病因,补足储存铁。食物方面,应多样化且均衡搭配,以保证铁摄入充足。包括各种动物血制成的血豆腐如猪血、鸭血等,动物肝脏如猪肝、鸭肝、鸡肝等,瘦肉类如猪里脊,瘦的牛肉、羊肉等,吸收率比植物来源的铁高。药物方面首选口服铁剂治疗,常见的口服制剂比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和葡萄糖酸亚铁等。口服铁剂易引起胃肠道反应,宜饭后或餐中服用,避免与牛奶、茶、咖啡及抗酸药、H2受体拮抗剂等同服,口服液体铁剂时须使用吸管,避免牙齿染黑,服用铁剂大便会变黑。口服不耐受或治疗效果不佳或胃肠道有病变时,可以静脉注射铁剂,静脉铁剂有蔗糖铁等。补铁期间应该增多食物中的维生素摄入,不仅是维生素C,还有维生素A、B6、B12、叶酸等多种维生素都会促进铁的吸收,所以膳食中应注意增加维生素的摄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的维生素含量丰富,可以常吃。红细胞输注治疗适用于急性或贫血症状严重影响生理机能时。铁剂治疗后自觉症状可很快减轻,网织红细胞数1周左右达高峰,血红蛋白2周左右开始升高,补铁时间较长,应在血红蛋白正常后持续4到6月,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缺铁性贫血治疗结束后,每年应至少检查3次血红蛋白和全血细胞计数,若结果正常,则无需进一步治疗,若不正常则应进行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