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4年10月31日新闻综合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4:11:32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新疆G577项目预制箱梁全部完成
通讯员 孙世宇 王琳荣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甘皙
10月23日,经过18个月的艰苦努力,由中铁城投集团投资、中铁九局一公司承建的新疆G577项目SG-5标段1003片预制箱梁的制作任务全部完成,为后续施工提供了坚实保障。
精伊线高速公路SG-5标段预制梁场承担标段内1003片箱梁的集中预制生产任务。为确保制梁任务顺利完成,G577指挥部实现了一片梁从钢筋下料加工、钢筋骨架绑扎、预制成型、蒸汽养生到张拉压浆等环节的全流程智能管理。此外,梁场还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确保每一片预制箱梁都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指挥部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对生产进度和质量进行跟踪,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此次预制箱梁的完成,不仅体现了G577指挥部在桥梁建设管理领域的专业实力,也对新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4:11:48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技能竞赛展风采 线路工人显身手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玉波 通讯员 李昱璇
近日,中铁电气化局运管公司呼和浩特公司包头运营维管段托克托综合车间何家塔站区举行线路工技能竞赛。来自业主单位及托克托综合车间的12名精英选手同台竞技。

本次竞赛以“练就过硬本领,建设过硬队伍”为主题,采用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考察选手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在实作考核环节,选手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夹板更换,并要求在模拟真实场景中迅速精准地诊断出设备故障进行排除。经过角逐,来自包头运营维管段的选手获得了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
此次技能竞赛不仅展示了该段员工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更为公司发现和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了重要契机。同时,促进了与业主单位的技术交流,加强了合作关系,提升了企业品牌形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4:12:09 | 查看全部
原标题:集聚微小的力量,创造更多可能性


重庆万源佳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中药饮片和酵素健康食品制造商,在这家公司,有一支充满热情与创意的团队——研发部。该公司研发部于2017年7月创建,主要从事质检和研发工作,致力于食品酵素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并荣膺2024年全国工人先锋号。

“每一滴酵素都蕴含着大自然的智慧!”作为研发部的负责人,李文勇总是第一个到达实验室。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凭借独特的仿生微生物发酵萃取技术提取酵素,在健康食品和中药饮片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

冉佳则是团队中的数据分析专家,她常常埋头于电脑前,解读实验数据,总能通过复杂的数据找到酵素发酵的最佳方案。
余媛则负责酵素产品的应用研究和市场推广。每次新品发布前,余媛都会深入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并与团队一起设计出打动人心的产品。

在生产过程中,研发团队精确控制每一个环节,确保酵素的活性和效果最大化。为了提升酵素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该部门在生产工艺方面进行了持续的创新和优化。
其中,通过攻克微生物发酵工艺,探索出仿生微生态小分子萃取发酵工艺;开发了多款药食同源和果蔬酵素。

其次,解决了大宗果蔬等农产品因滞销和保质期短等问题导致的浪费现象,免去了果农、菜农的后顾之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有一次,团队接到了一个新挑战,要开发一种适合老年人群体、增强免疫力的食用酵素产品。李文勇随即组织了一场“头脑风暴”,每个人都积极献计献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4:12:29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李文勇坚信, 微小的力量,只要凝聚在一起,就能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经过数周的研究与探索,他们成功提取出了一款具有优异性能的食用酵素。余媛则通过社交媒体及线下活动,将这款产品的理念传播给了广大消费者。
在产品分享会上,团队成员们欢聚一堂,每个人都分享了自己的参与经历与感悟。李文勇感慨地说:“这不仅是产品的成功,更是我们团队努力的结晶,只要打造超强凝聚力就能激发团队协作的无限可能。”(李慧克)
“下足绣花功夫,对自己苛刻一点”
用心焊好每一条焊缝,对每一件焊接产品的质量负责,这是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90后”焊工王其其的初心。
他有一双巧手,像缝衣服一样,把钢铁焊接得浑然天成。由他焊接成型的工件,被同事、同行视为“钢铁上的绣花功夫”,焊缝犹如鱼鳞纹,匀称、密实。
从事焊接工作10年来,王其其不断钻研焊接技术,攻克多项异种材料、压力容器和有色金属焊接技术难题。从一名普通焊工到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王其其的成功之道是“下足绣花功夫,对自己苛刻一点”。
2014年,王其其来到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包头北方创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他发现实际工作中与学校所学相比,产品结构更复杂,难度也更高,他焊接的废品率也远远高于在校的时候。
他没有气馁,而是经常琢磨该怎么提高焊接技术,时常蹲在车间练个不停。在作业过程中,有时飞溅的焊渣导致皮肤烧伤,为了确保焊缝质量,他咬牙忍受滚烫的焊渣粘在皮肤上慢慢冷却。在他的身上、手臂上有很多被焊渣灼伤后留下的疤痕。
苦练技能的同时,他勤奋钻研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作为一名科研战线的电焊工,王其其出色地掌握了多种系列铝合金焊接技术,总结出铝合金结构件TIG焊、MIG焊高效焊接工艺方法,助力形成公司制造各系列铝合金技术储备。他总结提炼出“金属熔池精准判断法”,精准控制焊接线能量,将产品一次焊接成功,尺寸精度控制在4mm以内,保证了某装备的研制任务。
多年来,王其其还乐于带动身边人一起进步,他担任一机集团培训中心兼职指导教师后,先后培养了技术骨干50余人,其中技师5人、技术能手11人,多人成为公司焊接岗位的核心力量。
搭建练兵平台 助力青年成才
10月29日,中铁资本“建设五心品牌 勇当产融先锋”业务技能大赛圆满落幕。本次技能大赛整体呈现出“贴近具体实践、贴近公司业务、贴近发展前沿”的“三贴近”特点。自2022年首次开展业务技能大赛以来,一批年轻人通过大赛展示了自身风采和业务水平,让比学赶超的氛围更加浓厚,有力提升了公司以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王文彦)
工人日报客户端班组天地第360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4:12:47 | 查看全部
原标题:首批轨枕下线!渝万高铁正式进入轨道工程准备阶段
通讯员 陈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兰德华
近日,渝万高铁双块式智能化轨枕厂在重庆市涪陵区建成投产,全线首批轨枕正式下线,标志着渝万高铁正式进入轨道工程准备阶段。

渝万高铁是连接重庆市主城区与万州区的高速铁路,正线全长25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包(银)海、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铁一局渝万高铁轨枕厂,承担全线77.3万根双块式轨枕的预制任务,配置了国内同领域最新技术、最新设备、最新系统。轨枕厂达产后,日均产能将达到1920根。
据悉,项目建成通车后,渝东北地区将与通车的郑渝高铁形成时速350公里高铁双通道,有利于重庆进一步完善“米”字型高铁路网结构,推动三峡旅游开发和便捷沿线群众出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互联互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4:13:07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擦亮昆仑桥隧道内的“千里眼”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赵风斌 周安然 孙万毓
“今天要更换昆仑桥隧道‘拉向’红外摄像机,隧道里面风大,更换后一定要再次加固接头、线缆,手下一定要小心,不能伤到其他线缆。”10月28日9时5分,在海拔3490米的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口,凛冽的寒风中,青藏集团公司西宁通信段格尔木通信车间综合二工区副工长宋长智正在进行作业安排。

综合二工区担负着160公里青藏铁路线上7个车站、21个基站、4个直放站通信机房设备及2条通信光缆设备的日常维护任务。昆仑桥隧道全长440米,位于青藏铁路格尔木至纳赤台站间,隧道内设有420米漏缆、1处光纤直放站、4组视频设备,由于视频设备能实现远程监控,也被称为“千里眼”。
9时30分,调度命令下达,职工们一字排开,带着工具材料进入隧道。一进到里面,一股阴冷的寒风迎面袭来,尽管穿着厚厚的防寒服,但大家不由得打了几个寒战。到达作业点,塔工白浩宇登上梯子,用螺丝刀慢慢拧开固定螺丝,依次断开电源和其他线缆,开始小心翼翼拆除故障摄像机,宋长智和封振清则从两边扶着梯子,仰头注视着白浩宇的每一个动作。
“昆仑桥隧道海拔高、气温低,由于列车通过时会形成强大‘活塞风’和剧烈震动,极易造成视频设备故障和漏缆断裂,加之隧道口为强风区,一年四季风力远大于其他区段,强风带来的大量尘土、漏水会影响到摄像头清晰度,设备故障率远高于其他区段,定期检查隧道视频设备、漏缆,成为他们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宋长智介绍说。
借助头灯灯光,白浩宇很快完成了摄像机更换,反复检查螺丝是否紧固、线缆连接是否准确,确认无误后,用无尘清洁布轻轻拂去摄像头罩上的灰尘,由于严重缺氧,他的胸部在剧烈起伏。
“联系格尔木机械室,远程查看摄像机画面是否清晰、监控区域是否偏离。”宋长智对封振清说。
“监控画面清晰无遮挡。”封振清很快收到格尔木的回复。
11时整,“天窗”作业结束,职工们清点好工具零件,走向隧道内下一处故障点。寒来暑往中,奔波于高寒缺氧的生命禁区的天路职工为每一趟高原列车的安全驰骋保驾护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4:13:24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提升大湾区交通“硬联通” 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静
10月30日,由广州交投集团投资建设,中交路建参建的南中高速建成通车。

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全长32.41公里,项目建成通车后,将联通广州、中山、深圳三市,串起多个高快速路和国省道,成为“黄金内湾”重要交通枢纽,广州南沙至中山城区的行车时间将缩短到15分钟以内、至深圳的行车时间将缩短到20分钟以内。
据了解,建设期间,项目获得专利19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获评广东省安全生产协会应急与安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公路学会微创新大赛“银奖”1项,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微创新”成果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中国交建品质工程“微创新”优秀成果1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4:13:43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0”误差!青岛地铁6号线二期首座装配式车站拼装完成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嫱
10月28日,青岛地铁6号线二期项目传来喜讯,随着最后一块构件精准落位,由中铁上投施工总承包、中铁八局承建的青岛市地铁6号线二期07工区海南路站装配式施工顺利完成,为6号线二期首个完成拼装的装配式车站。
自工程开工以来,项目在青岛市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的指导下,始终践行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过程精品的质量理念,认真贯彻上级单位对于地铁工程施工建设的政策文件,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流程,充分保证现场施工可管可控,确保项目安全生产平稳有序。
下一步,青岛地铁6号线二期将秉承“为人民建地铁,为城市建地铁”理念,持续激活班组建设活力,确保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4:14:07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浙江单跨最大下承式拱桥副拱合龙
通讯员 罗孝德 赵越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甘皙
10月21日,中铁一局丽水市城市风廊及配套设施(东地路南延伸段)项目主桥副拱顺利合龙。
浙江丽水市城市风廊及配套设施(东地路南延伸段)项目重点工程为横跨瓯江支流好溪的一座下承式蝴蝶型拱桥。大桥长552米,主跨长达208米,是中铁一局历史上跨度最大的城市桥梁,也是浙江省单跨最大的下承式拱桥。
为确保副拱合龙段吊装安装精度,项目部结合当时气温情况模拟合龙段空间外形尺寸,复测合龙段两侧构件端口数据,对合龙段的加工余量进行现场配切,确保构件尺寸符合要求,并精准就位。副拱吊装施工从8月24日开始,历时59天吊装完成。在此期间,项目部共搭设支架40余座,累计完成吊装任务1370吨。主桥副拱的顺利合龙,为后续主拱安装提供了借鉴数据和安全保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