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dongzi

【助力写作】这75件作品为何能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看看评委给出的理由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 12:27:34 | 查看全部
新闻业务研究2件:

1.新闻战线:“爆款长红”的探索与思考(作者单位:人民日报社)

【点评】这是一篇具有实践性、理论性、创新性的新闻业务研讨文章。文章以正能量、高质量、大流量兼备的成功融媒体实践“两会艺览”为案例,从策划思路、操作经验、组织创新、平台赋能等多个层面,解析新闻产品诞生的关键环节和制胜经验。文章还进一步结合信息技术革命和媒体格局变革的时代语境,提出专业新闻部门实现融合转型的新范式,提出体制机制新路径,实现了从个案到全局、从经验到理论的提升。该文具有鲜明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站位高远,思考精深,论述充分,给人启示。(评委: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副总编辑郭庆)

2.传媒: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 构建媒体深度融合新生态(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

【点评】这是一篇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的调研报告。在媒体深度融合步入“下一个十年”的关键时期,文章以问题为导向,用万份问卷、分层抽样、图表描述、案例剖析得来的扎实数据为基础,分析广电媒体融合实践中的痛点难点,分析问题,总结规律,提出办法,指导实践,视野宏观,前瞻性强。文章指向精准、观点鲜明、论据翔实、论证清晰,兼具调研的客观性、研究的学术性和操作的实用性。(评委: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副总编辑郭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 12:33:30 | 查看全部
典型报道4件:

1.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四川广播电视台:伊莎白——我的选择是中国(电视)

【点评】这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加拿大国际友人伊莎白生平的纪录片,从伊莎白跨越百年的传奇人生中撷取真挚感人的故事和场景,以小见大、用平实质朴的叙事手法再现了中国社会百年间的沧桑巨变,从一个外国友人视角讲述中国故事,题材厚重,现实价值和典型意义突出。创作团队用近十年的时间进行跟踪拍摄、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影像,视觉语言生动自然,制作精良,是一部用心之作。(评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

2.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新闻纵横》栏目:先生(广播)

【点评】这组系列报道,通过采访不同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讲述大师们为祖国鞠躬尽瘁、奉献终身的事迹,以这些各行业代表性人物的个体故事生动诠释了治学报国、坚守理想的情怀和品格。作为一部广播作品,《先生》脱颖而出的关键在于其扎实的采访和对广播声音特色的充分发挥。报道团队赶赴全国各地深入采访,抢救性地发掘和记录了很多宝贵的声音和影像,也留存下了一份宝贵的时代记忆。(评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

3.湖南广播电视台:丝路上的中国医生(电视)

【点评】这部作品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国向海外派遣援外医疗队60周年为背景,主题重大,时机把握精准。创作团队兵分五路前往塞拉利昂等五个国家的援外医疗一线采访报道,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现场故事展现了中国援外医生的感人事迹,以具体可感的微观视角折射宏大主题,生动自然地反映中国形象、传达中国理念,于无声处浸润人心。作品组织策划有力、制作精良,在同题材报道中表现较为突出。(评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

4.湖北广播电视台长江云新闻客户端:“候鸟教授”团队:攥牢“红莲稻”种 心怀农业“中国芯”

【点评】这是一则聚焦粮食安全问题、反映典型人物的优秀新闻报道作品。通过新媒体传播形式,该报道讲述了先进人物群体——朱英国院士及其团队在杂交水稻领域的先进事迹和宝贵经验,充分展示了“红莲稻”的研发过程、应用成果,以及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作用。报道深情讴歌了一线工作的中国农业技术专家以砥砺奋进的精神,坚守着端牢“中国饭碗”的责任担当。报道制作精良、表达生动。(评委:云南大学新学院副教授黎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 12:33:55 | 查看全部
舆论监督报道 3件:

1.新华社:“部分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现象调查”系列报道

【点评】这组报道聚焦“部分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活动受限”这个群众关切的话题,调研区域覆盖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和华南,广泛采访了老师、家长和学生等相关群体,收集典型案例,深入剖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报道客观理性,以事实说话,反映多方声音,是一篇监督性和参考性兼备的调查性报道。报道引起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有效推动了相关问题的改善,发挥了舆论监督的建设性作用。(评委: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龚政文)

2.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填坑?挖坑!(电视)

【点评】央视这篇“焦点访谈”通过实地采访,运用航拍等多种手段,揭露了一家企业在长达8年时间里,以“砂坑回填”项目为幌子,行非法盗采矿产之实,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报道针对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不力、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开展建设性监督。节目播出后,相关人员受到严肃处理。节目上连“天线”,下接地气,调查严谨细致、层层深入,让人信服。报道选题独家,主题重大,画面生动,监督有力,达到了收视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评委: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龚政文)

相关阅读:央视焦点访谈作品参评中国新闻奖:填坑?挖坑!

3.人民日报社侠客岛微博账号:一颗老鼠头为何要省级调查组才能查清?(新媒体,379 字 )

【点评】这是一篇不到400字的精彩短评。评论直指“鼠头鸭脖”事件,反映出有关部门单位不作为、懒作为,遇到舆情就和稀泥、“堵捂瞒”,把小事拖大、矛盾上交,浪费大量行政资源,更损害了公信力。评论一针见血、行文老辣,把握准确、观点深刻,小微评迸发正能量、带来大流量,舆论引导效果较好。(评委: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龚政文)

相关阅读:人民日报社侠客岛微博379字评论拟参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 12:34:12 | 查看全部
融合报道3件:

1.人民日报客户端:风雨落坡岭

【点评】2023年7月底,华北地区突降大雨,引发洪涝灾害,K396次列车因此被困在落坡岭。这件作品完整地记录了这趟列车从被困到脱险的105个小时的全过程。它从亲历者提供的2000多个视频等素材中萃取精华,真实可信,直击人心,引发共情。作品以小角度阐述大道理,接地气,动人心,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通过在灾害面前人们众志成城、相互帮助的一个个感人瞬间和故事,颂扬人性的光辉,生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委: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陈品高)

2.央视新闻客户端:顶级实验室|在地下700米捕捉宇宙中的“幽灵粒子”

【点评】这是一篇科普互动融媒体报道的典型作品,采用“体验式”探访的创新方式,利用“新闻+”的节目形式,全景式展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通过模拟实验,让科研人员借助教具展示“捕捉中微子到底有多难”;通过现场访谈,让技术人员面对面讲解示范“大科学装置为什么要建在地下700米?”;通过AR虚拟、特种设备拍摄等技术手段,让观众能够感知科学装置的工作原理。该作品利用直观活泼的手法表现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利用实验与互动的方式回答观众想问的问题,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评委: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郑达威)

3.新华社客户端:看!《我们亚洲》,雄风更劲!

【点评】作品从北京亚运会歌曲《亚洲雄风》切入,运用分屏短片的形式,巧妙拼接多个亚运经典瞬间和发展重要节点,不仅充分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一届届亚运会举办,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翻天覆地变化;也生动展示了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亚洲各国团结共进的感人过程。作品既有历史纵深,站位高远、视野宏阔;又有新颖创意,画面精美、功底扎实,极具感染、引发共鸣,让人看到了体育如何团结不同文明与多元文化,看到了一个联通世界的中国和一个自信发展的亚洲,看到了各国携手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评委:福建日报社副总编辑兰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 12:34:52 | 查看全部
融合报道3件:
1.人民日报客户端:风雨落坡岭
【点评】2023年7月底,华北地区突降大雨,引发洪涝灾害,K396次列车因此被困在落坡岭。这件作品完整地记录了这趟列车从被困到脱险的105个小时的全过程。它从亲历者提供的2000多个视频等素材中萃取精华,真实可信,直击人心,引发共情。作品以小角度阐述大道理,接地气,动人心,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通过在灾害面前人们众志成城、相互帮助的一个个感人瞬间和故事,颂扬人性的光辉,生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委: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陈品高)
2.央视新闻客户端:顶 级实验室|在地下700米捕捉宇宙中的“幽灵粒子”
【点评】这是一篇科普互动融媒体报道的典型作品,采用“体验式”探访的创新方式,利用“新闻+”的节目形式,全景式展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通过模拟实验,让科研人员借助教具展示“捕捉中微子到底有多难”;通过现场访谈,让技术人员面对面讲解示范“大科学装置为什么要建在地下700米?”;通过AR虚拟、特种设备拍摄等技术手段,让观众能够感知科学装置的工作原理。该作品利用直观活泼的手法表现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利用实验与互动的方式回答观众想问的问题,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评委: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郑达威)
3.新华社客户端:看!《我们亚洲》,雄风更劲!
【点评】作品从北京亚运会歌曲《亚洲雄风》切入,运用分屏短片的形式,巧妙拼接多个亚运经典瞬间和发展重要节点,不仅充分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一届届亚运会举办,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翻天覆地变化;也生动展示了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亚洲各国团结共进的感人过程。作品既有历史纵深,站位高远、视野宏阔;又有新颖创意,画面精美、功底扎实,极具感染、引发共鸣,让人看到了体育如何团结不同文明与多元文化,看到了一个联通世界的中国和一个自信发展的亚洲,看到了各国携手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评委:福建日报社副总编辑兰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 12:35:06 | 查看全部
应用创新1件:

1.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博TV客户端:“福通五洲”出入境信息服务平台

【点评】这是一个具有功能特色、区域特色的服务型新媒体应用创新。“福通五洲”出入境信息服务平台抓住福建作为侨务大省、“海丝”核心区、改革开放前沿地的独特优势,通过大数据抓取和信息交互技术,实现出入境政务服务官方网站、海博TV客户端、“福建发布”微信公众号等多平台的融合互通,具备涉外资讯、文化分享、网上办事、风险预警、境外求助等五大功能。采用“新闻+政务+服务”模式,能够满足出入境人员的多样化需求,做到以平台载文化,以用户带平台,拥有庞大出入境群体的传播潜力,在国际传播能力和提升传播效能两个方面皆有一定创新性。(评委: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郑达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 19:15:5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