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5|回复: 0

国网枣庄供电首个智慧工地正式建成启用

发表于 2024-11-2 18:19: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大众日报   
  □鞠同心
  
  不用到现场,不用人工盯,工地添砖加瓦在控,工人言行举止皆知,这是智慧工地建设带来的变化。
  随着110千伏信华输变电工程基于数字物联的安全质量全流程管控创新应用平台日前开通,国网枣庄供电公司首个智慧工地正式建成启用,推动电网工地彻底改变传统的人工现场蹲守盯防模式,一跃进入远程智能感知管控新时代。
  智慧工地是枣庄供电公司建设数智化坚强电网的主动创新,也是提升电网基建现场安全管控水平的积极尝试。他们借助北斗定位、无人机建模、视频监控等智能感知技术,实时采集工程施工现场人员、车辆、环境等信息,对基建现场视频图像信息、终端传感信息、高精度定位数据等统一汇聚分析,实现对基建现场“安全、质量、进度”智能管控。
  基建过程数智可控。利用北斗定位、人工智能识别、物联网、大数据、5G等先进技术,同步e基建2.0、风控平台,实现作业计划、人员进出场、安全巡检、违章识别等精准管控。通过激光点云测量、物联监测可视化、智能测量设备等,实现现场测量数据实时上传记录。
  人员安全隐形卫士。将各类智能终端作为安全管控“触角”,结合人工智能识别算法,对作业现场视频图像、终端传感等数据进行汇聚分析,实现人员准入身份核实、健康核实、佩戴安全帽核实。并且,系统发现安全隐患、违章倾向能做到主动提前预警,在线予以制止纠正。
  工艺质量实测实量。系统与智能全站仪、智能卷尺、激光测量仪、智能回弹仪、智能游标卡尺等物联硬件结合,以二维可视化方式在平台展现全站质量相关信息,实现实测实量。测量数据实时回传平台,快速比对核验质量验收及交接试验数据是否达标,自动输出测量报告。
  “业主1人,监理2人,施工监护3人,现场全程贴身盯防,这是传统管控模式下项目部的标配。”枣庄供电公司建设部主任周国卿介绍,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一般按专业设立3个项目部,工期12个月左右。他们在信华变电站工地安装摄像头4个,配置智能移动设备22套,可穿戴智能装备35个,覆盖工地的每个角落和每次施工,系统在办公电脑、手持终端和手机均能登录,一举将基建现场管理人员从现场“解放”出来。
  枣庄供电公司表示,下一步将把智慧工地推广至即将开工的220千伏步云、徐塘、长鱼输变电工程,智能管控施工现场安全、质量和进度,全力推进数智化坚强电网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