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回复: 1

江西一恐龙化石被认定为新物种

发表于 2024-11-21 07:30: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瞧!我们的前沿科技】
江西一恐龙化石被认定为新物种
丰富晚白垩世中国东南地区甲龙类物种多样性
  光明日报南昌11月19日电(记者王洋、徐鑫雨 通讯员郑莹莹)近日,一件在江西省广昌县出土的晚白垩世恐龙标本被认定为新物种“兽纹华夏胄龙”。该研究成果由云南大学与江西省博物馆合作完成,发布在国际期刊《历史生物学》。
“兽纹华夏胄龙”生活场景复原图 叶健豪绘
  1986年,广昌县甘竹镇龙溪村村民发现一具恐龙化石,该化石标本后被转送至江西省博物馆保存。2023年,江西省博物馆与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脊椎动物演化研究中心合作,对这具化石进行了相关研究。今年4月,研究团队负责人、江西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吴洁提出将其命名为“兽纹华夏胄龙”。“兽纹”和“胄”的灵感来自江西省博物馆内的一件藏品——兽面青铜胄,“华夏”则是指该化石是当时国内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甲龙恐龙化石。“这既有对恐龙个体特征的描述,也蕴含着对中华文化的尊重。”吴洁说。
  复原显示,“兽纹华夏胄龙”体长超6米,是我国发现的体形较大的甲龙类化石,生活在距今8400万年至7200万年的晚白垩世,以吃低矮的蕨类、种子、裸子植物的叶片为主。这种恐龙身体粗壮,四肢有力,体表布满甲片,还有甲龙科恐龙的标志性特征——尾锤。“‘兽纹华夏胄龙’为了保护自己,会用甩尾的方式进行攻击,它们的尾部末端长出了骨质尾锤,在强有力的尾部肌肉驱动下,尾锤像铅球一样,能重创对手,可以说,虽然是植食性恐龙,但它会让同时期掠食者忌惮。”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脊椎动物演化研究中心博士生朱子恒介绍。
  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兽纹华夏胄龙”隶属甲龙科,具有诸多较为原始的特征,如类似于结节龙科的心形前段尾椎、远端尾部的U形后突以及胫骨与距骨未愈合等,这些特征在后期甲龙中已消失不见。
  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团队负责人徐星介绍,“兽纹华夏胄龙”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晚白垩世中国东南地区甲龙类的物种多样性。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20日 08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1 09:44:49 | 查看全部
牛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