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回复: 1

“C919试飞,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发表于 2024-11-26 07:06: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是党员,我在岗位”)
本报记者 李林蔚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6日   第 17 版)

  “商飞C919 B—001G,可以滑行。”随着塔台的指令下达,一架C919试验机从水面呼啸而过。通过跑道周围布设的高速、高清相机测量阵列,20路视频实时传输到试飞指挥大厅。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试飞测试技术二级专业总师、测试工程部部长冯灿,沉着地拿着对讲机说道:“各点位图像正常。”

  试飞,旨在摸清摸透一款新飞机的情况,找出飞机在特殊条件下的性能极限,确定安全飞行的边界“红线”。这些年,从总体方案设计,到研制测试系统和数据管理平台,再到外场高强度试飞,冯灿带领团队奋勇拼搏、攻坚克难,参与了C919从首飞到商业运营的全过程。

  研制和发展大型飞机,是一个国家工业、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什么时候中国人才能有自己的大飞机?”早在读书求学时期,这个问题就在冯灿的心中埋下了种子。博士毕业后,他加入中国商飞,成为一名试飞测试工程师。

  试飞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个难关就是要建构一套科学的测试系统。而这套系统用钱是买不来的,必须自主设计。“这个过程很艰辛,但想想我们是党员,想想我们所从事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再难也要坚持下去。”冯灿说。

  这套自主设计的测试系统成效明显。机载在线完全预处理设备让原本需要4个小时才能处理的航后数据,缩短至20分钟就能处理完成;自主研制的试飞数据平台,可以管理飞机近10万个参数,还能对数据进行自助查询、快速定位和自动分析,效率大大提高。

  “真正的磨炼在后面。”据冯灿介绍,C919的原型试验机共6架,每架都承担着不同的飞行试验和测试任务,需要通过高寒、大侧风、溅水等数百项试验,才能确定是否达到国际通行的适航标准。

  一次,为了完成某项试飞测试任务,冯灿带领团队仔细分析每一项误差,最终精准测出飞机落地的瞬间速度,精度达到0.1米每秒,顺利完成测试。他说:“C919试飞,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哪怕是一阵风,都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

  这些年,祖国各地的很多试飞外场都留下过他的足迹。有一年冬天,为了保证第二天的试飞任务顺利进行,冯灿和他的同事在试验现场一待就是一晚,寒风呼呼地吹,冻得透心凉。

  为啥要这么拼?冯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立足岗位担当尽责,这是党员的本分,也是工程师的应有素质。“飞机在哪儿,一线就在哪儿,试飞团队就必须在哪儿。我们必须对试飞现场有充分了解。小到一个开关要布设到什么地方才能避免机上人员误触,大到检查单怎么设计才能更加清晰易操作,这些不到试飞现场是体会不到的。”冯灿说。

  如今,冯灿逐渐将工作重心放在抓管理、带队伍上。他经常组织团队学习科学家精神,鼓励团队成员要有拼搏的劲头、细致的作风,成为解决问题的专家和技术创新的能手。他告诉大家:“从事这样一项事业,很有意义。翻过一山、越过一岭,要坚持不懈、接续奋斗,让梦想飞得更高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6 22:48:1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