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回复: 1

为孩子们营造“松弛感”(纵横)

发表于 2024-11-29 11:25: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为孩子们营造“松弛感”(纵横)
杨三喜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9日   第 05 版)
  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多地推广“课间15分钟”,有的地方甚至将课间延长至20分钟,让孩子们有更充分的时间走出教室、走向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一道时间管理“加减法”,受到社会好评。


  课间从10分钟到15分钟,是学校管理的小探索,以“小切口”撬动学校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延长课间时长折射学校办学育人理念转变,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导向。不仅如此,随着“健康第一”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学校、家长把呵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从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学生课间活动,到出台刚性制度保证每天一节体育课,背后都是育人理念的转变。


  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让青少年放下书本、走出教室,玩起来、动起来,不仅对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小胖墩”“小眼镜”,降低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对于提高学习效率也很有帮助。当学习时长超过一定的临界值,即进入疲劳期,继续增加学习时长反而可能对学习效果产生负向影响,甚至可能损害身心健康。也就是说,并不是花费的学习时间越多,学习效果就越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有前提的,必须处理好学习时间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否则过犹不及。


  网络流行词“松弛感”启示我们,无须用力过猛,而应保持理智清醒、从容自如的心态,学会放松、留白。一个人恰恰是在拥有适当松弛感的时候,在不急不慢的状态中,能够活出想要的样子、感知生命的丰盈,进而达到“越松弛、越厉害”的境界。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一味靠拼时间换分数;踩准成长节拍,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善于留白,不把孩子时间填得过满,让他们能够玩耍、放松……这些都是松弛感的体现。呵护学生身心健康,要有挤出时间让学生去玩耍、放松的智慧,有允许学生“浪费”时间发发呆的从容。进而言之,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又何尝不需要一些松弛感?宽松、包容的环境,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加速成长。


  松弛感的营造,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以多元评价体系为学校“松绑”,还需要包括家长在内的全社会树立更科学的教育观、成才观。大家同向而行,才能携手共促孩子们健康成长。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原题为《学习不妨多一点松弛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9 11:35:31 | 查看全部
松弛感的营造,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以多元评价体系为学校“松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