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回复: 0

从“沂蒙红嫂”读懂家国情

发表于 2024-12-1 15:15: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八百里沂蒙,是一片红色的热土。
  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抚养40多名革命后代长大成人;张淑贞用乳汁喂养革命后代,而让自家孩子喝米糊……在这里,“沂蒙母亲”“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的精神代代传承。
  如何把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2004年从教师岗位离岗后,新时代的“沂蒙红嫂”于爱梅就一直努力做好这件事。

  “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活动现场,于爱梅讲述“沂蒙红嫂”的故事。人民视频供图。
  那时,宣讲的对象都是学生。为更加深入了解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了解“沂蒙红嫂”这一群体,了解奶奶王换于、母亲张淑贞那些“看似微小却很伟大”的事迹,于爱梅白天到档案馆查阅党史资料,走访老红嫂、老红军,晚上整理稿子。
  那时候的她不会用电脑打字,就用两根手指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别人几分钟完成的稿子,她每天都需要准备几个小时。第一批沂蒙红嫂的事迹整理完成后,于爱梅骑车到处义务宣讲,把故事讲给学生听、讲给部队官兵听、讲给机关干部听。
  2011年,于爱梅主动到党性教育基地担任义务宣讲员。为达到最佳宣讲效果,她每天反复听自己宣讲的录音,斟酌每句话怎样说,每天都要练习20多遍。
  喉咙哑了,小腿站肿了,但努力终有回报,于爱梅的宣讲报告《沂蒙母亲和她的儿女们》成为基地教学的亮点,每一次宣讲更是赢得大家热烈的掌声。
  近年来,为让沂蒙精神更好地发扬光大,于爱梅发起成立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每年组织宣讲员外出宣讲1200余场次。10多年来,于爱梅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累计行程20多万公里。
  每年开学季,于爱梅都会到沂南县换于红军小学开展“开学思政第一课”,“弘扬沂蒙精神 砥砺强国之志”是永远的主题,鼓励孩子们吹响新号角、开启新征程。
  在沂蒙这片红色热土上,英雄儿女的故事历久弥新,家国情怀与时代精神共鸣。
  “我感到无上光荣和自豪,更感到责任重大。我今年虽已72岁,但志向永不变,大力弘扬沂蒙精神,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于爱梅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