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现在五部门联合发起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对新闻工作的回归,是早就应该做的,是新闻工作的必然趋势。新闻要想有活力,受到受众的喜爱,必须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从鲜活的生活中汲取生命的能量,不然会流于形式,失去生命,枯萎凋谢。
新媒体微博迅速兴盛,对生活的影响力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原因在哪里呢?个人感觉:一是发布者都在基层第一现场,是目击者,甚至就是当事人亲自写的、拍的,二是原汁原味,保持近乎天然的状态,没有多少文过饰非地加工,没有多少八股文的形式和气息,表现形式灵活多样,不刻意雕琢。三是即时性,速度奇快,常常在第一时间发布,完全是热乎乎的新闻。难道我们不应该从中得到启示吗?
该次活动想取得实效,必须先走近基层,走进基层,深入基层,与基层群众打成一片,从实践中汲取能量,从基层这个特殊角度看问题,抓活生生的、透过现象见本质的新闻。而不是走马观花,走过场,记浮云。仅有这些还不够,必须打开心扉,从内心里想转变作风,不变作风是无法真正从心里走进基层的。就是进了,也有一层隔膜,触摸不到生活的精准脉搏,难与时代合拍。真正转作风了,从基层道法自然了,还得改文风,不再死搬硬套那些教条的东西。
新闻“姓”新,新闻的本质就是新,不仅材料新,视角新,表现手法也应该新,能让人耳目一新,而不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新闻的视角必须奇,只有奇,才能从平常的事件中找到“新闻眼”,化平常为非凡,化腐朽为神奇。新闻的生命是真,如果为了新闻而新闻致失真的话,就是打造出的再好的新闻也没有价值和意义,因为这是职业道德丧失的表现,为业内人士不齿,为受众不信。
新闻是现实生活土壤里长出的一朵花,离开生活的土壤,必定枯败,结不出果实。从生活中来,必须到生活中去,根植于生活的新闻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必定是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的。新闻工作者就是生活的采撷者,不到真正的生活中是很难采撷到的,也难有大的作为。走进生活最有效,劝君多走进。根植生活,根深叶茂,必结硕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