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8|回复: 1

琼瑶走完“为爱而生、为爱而写”的一生

发表于 2024-12-4 22:26: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新社北京12月4日电 题:琼瑶走完“为爱而生、为爱而写”的一生
  中新社记者 应妮
  “我为爱而生,我为爱而写。”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琼瑶12月4日在台湾离世,走完“翩然”一生,享年86岁。
  从1963年发表首部长篇小说《窗外》,在60余年写作生涯中,她推出了70多部作品,《烟雨濛濛》《庭院深深》到《一帘幽梦》《还珠格格》,多部代表作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影响非凡,甚至获赞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琼瑶”。
  “琼瑶”一词,在大陆的语境中早已超过了作家名字,几乎等同于“纯爱”。
  事实上,情与爱永远是琼瑶小说的核心。在她的纯情小说中,爱情可以不讲任何条件,有爱就意味着拥有了一切,所谓“有情饮水饱”。琼瑶自己也一生与情爱纠缠:处女作《窗外》正是源自其初恋高中时的语文老师,这段年龄差超过20岁的师生恋遭到所有人反对,最后两人黯然分手;因《窗外》成名后,她与第一任丈夫离婚,并与第二任丈夫平鑫涛定情。
  琼瑶曾自述“我生性喜欢夸张美好的事物,有五分浪漫,对我就变成十分。”“我永远带着一份浪漫的情怀,去看我周围的事与物。我美化一切我能美化的东西,更美化感情。无论亲情、友情、爱情……我全部加以美化,而且很迷信我所美化的感情。”这样的特性,决定了琼瑶作品在容易打动人的同时,也容易被人诟病,成为她的作品毁誉参半的重要原因。
图为知名作家琼瑶。
  有文艺评论家指出,琼瑶的小说是造梦,造男欢女爱胜似一切的梦。他们为了自己不在乎全世界,这种极端其实是一种反抗。琼瑶在那个时代表明:我在女儿、妈妈、妹妹等身份之前,我首先是个人,我的感情在我心中至高无上,同样值得世上任何感情让路。这在刚刚从保守的文化中获得解禁的台湾社会而言是极为宝贵的。基于同样的原因,当20世纪80年代,琼瑶小说和邓丽君的歌曲一起传入大陆时,也迅速风靡了大江南北,继续影响和造就了一代人的爱情观。
  至于为何当下年轻读者对琼瑶的作品会相对有“距离感”,作家韩浩月指出,其中最大障碍就是时代背景太不一样了。“但即便这其中出现断裂,我们也不能否定琼瑶作品的价值。她的小说仍在漫长的时间里,参与到了一代代人的情感生活当中。”
  除了作家身份之外,琼瑶还有一重身份是影视剧制作人。
  1965年8月,她的电影《婉君表妹》于台北推出公映,随后《菟丝花》《烟雨濛濛》《哑女情深》等陆续上映,此后《月满西楼》《心有千千结》《海鸥飞处》《一帘幽梦》《我是一片云》等卖座电影相继创下票房纪录。后与湖南电视台建立合作关系,推出《哑妻》《望夫崖》《青青河边草》《还珠格格》等风靡大陆的电视剧,捧红了归亚蕾、俞小凡、马景涛、刘雪华、陈德容、林心如等一众演员。网友们的一致评论是,无论琼瑶的爱情观如何,她的审美永远在线。
  中国现代文学馆今年9月底在北京举办琼瑶文学回顾展。她在给开幕式发来的亲笔信中说,60余年70余本书,每本小说、每个故事里都包含着献给读者的心意——“快乐与翩然”。
  琼瑶曾说“翩然”是她最喜欢的两个字,优美而“轻盈”。正如她生前的诗句:“往事已如烟,从今皆随缘。快乐与翩然,就在这片天。”(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22:35:19 | 查看全部
往事已如烟,从今皆随缘。快乐与翩然,就在这片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