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3|回复: 2

沙县小吃为何能大吃四方?

发表于 2024-12-5 09:41: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早餐,去哪儿吃?
去三明沙县,吃正宗沙县小吃
融合南北品种繁多的沙县小吃。胡定禹 摄  

春天的春卷
夏天的青草冻
秋天的炸米冻
冬天的七层糕
……
吸溜吸溜~~
点上一道“招牌菜”
在沙县小吃的美食菜单上
总有那么几道“招牌菜”
温暖而熟悉
图为沙县一小吃餐饮店制作的扁肉。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沙县扁肉
是一道传统的福建小吃
由新鲜的猪后腿精瘦肉
用木槌棒捶打上千次
口感脆爽Q弹
是沙县小吃的代表之一
俞邦村村民展示手工制作的当地小吃芋饺。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芋饺
是一种由红芽芋泥、木薯淀粉
以及猪肉、笋干制成的特色小吃
皮胚Q弹,口感软糯咸香
深受食客喜爱
古法豆腐。周向荣 摄

包心豆腐丸
以豆腐为主要原料,混合多种佐料制成
豆腐泥中包裹着
猪肉、香菇、虾仁和成的馅心
口感细腻爽滑,味道鲜美
古法豆腐。周向荣 摄

然而沙县的豆腐也有其特色
沙县豆腐“点浆”不用石膏或盐卤
而用隔夜的老浆水
所以,沙县的豆腐又白又嫩
福建沙县郑湖乡制作板鸭的农户在忙着制作板鸭,为春节销售旺季做准备。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板鸭
地道叫法为“沙县腊鸭”
是沙县的特色美食之一
图为沙县郑湖乡一名村民在整理晾晒的板鸭。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沙县板鸭的传统做法
与腊肉大致相同
只是在配料上略有增减
烘烤的方法更为讲究
早在宋朝年间
就被誉为“禽肉之上品”
在沙县板鸭中
最为著名的要数“郑湖板鸭”
图为沙县郑湖乡村民在自己家里烘烤板鸭。入冬后,农事活动结束,郑湖乡家家户户都有制作板鸭的习惯。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在沙县郑湖乡
村民们制作的板鸭仍旧沿用传统做法
将鲜鸭用小竹条撑开成板状
放置在户外自然风干晒干
再放进地炉用木炭烤脱水
沙县小吃——烧麦。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沙县烧麦
是一种由红薯粉丝、猪肉、虾仁
等多种食材制成的烧麦
内馅鲜美,皮薄馅多
蘸上豆豉油食用,令人回味无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09:41:54 | 查看全部
图为家长带着小孩在现场品尝刚购买的沙县小吃。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拌面、扁肉、金包银
……
你会点哪一样呢?
福建饮食中一朵奇葩
早期
“一元进店、两元吃饱”
开遍街头巷尾的沙县小吃
留给人们的印象总是美味实惠
2023年5月22日,游客在沙县小吃培训总部参观展示的沙县拌面。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探寻沙县小吃的历史
你会发现
沙县小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沙县区
是地处闽中的千年古邑
沙县小吃起源于东晋义熙年间
被誉为汉民族饮食文化的“活化石”
古代
中原人民多次南迁
中原饮食文化也随之传播
沙县
成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
一个重要汇集地
2023年5月22日,中国名小吃文旅嘉年华在福建沙县举行。此次文旅嘉年华共设置小吃美食、文旅集市、名特优商品等100多个展位,展示多地特产美食。图为活动上展销的沙县各类小吃。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沙县小吃
兼具福州、闽南一带的独特饮食基因
和客家的饮食文化风格
沙县小吃的发家史
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左右
那时,许多沙县人外出谋生
在陌生的大城市里
有沙县人开设小吃摊
卖起了拿手的沙县小吃
沙县小吃创业总部旁的沙县小吃培训中心,学员正在学习各种小吃制作技艺。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这些颇具地方特色的沙县小吃
以其方便快捷、经济实惠、开设门槛低的特点
迅速赢得了市场
开店的沙县人不仅还清了债务
有的甚至回乡盖起了新房
尝到甜头后
越来越多的沙县小吃店
在大江南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其菜单也愈加丰富
图为沙县小吃经营业者正在制作扁肉。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散落在城市中的个体户经营愈来愈多
共同打响了沙县小吃的招牌
但其做强做大更得益于沙县政府的政策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5 13:32:2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