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9|回复: 0

花鼓戏里的西峒趣事

发表于 2024-12-5 10:21: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李想(江苏凤凰出版集团副编审)
  作为乡土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沈从文的乡土文学世界里,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有灵性的,鸟兽在做梦,草木能谈吐,大自然的“神性”成为乡土文学世界里沉默的主宰。同样来自湘西西峒的作家小河丁丁,与沈从文一脉相承,近年来陆续推出的“少年西峒”系列,是极具个人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品书系。在这一系列小说中,地理环境优美宁静的西峒,宛若中国少年版“边城”,小河丁丁的语言清新灵动,具有饱满的生命力和明显的地域特色。
  《板凳龙》作为“少年西峒”系列中最新推出的一本,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戏的经典剧目为主线,描写了一群山里的动物:狐狸、野猪、熊、麂子等变作人去赶集,偶遇花鼓戏,彻底迷上这门民间艺术,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妙趣横生的故事。小说内容充满民族风情,又铺垫着深厚的真善美底蕴,这正是对沈从文的乡土文学的一种最直观也最清新的呼应。
  常见的花鼓戏内容,多是围绕婚姻家庭、邻里关系、贫富差异、生产劳动等故事,但这一次,居然唱出一场孩子的戏。
  书中,小动物们和丁丁等小孩子们一起,热热闹闹排练花鼓戏《刘海戏金蟾》。花鼓戏既是连贯首尾、推进情节的线索,也为故事的主人公们其乐融融地结伴成长,提供别具一格的文化背景,赋予这部作品内涵隽永的艺术氛围和淳厚朴实的乡土之美,可谓妙趣横生。
  乡土文学的描述饱含着深情,没有经历过乡土生活的人,写不出来真正的乡土文字,因为那是他们父母乃至祖辈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每一处生活细节都刻骨铭心,终生难忘。作者小河丁丁说:“我的父母都是平凡人,种田,砍柴,喂猪,养牛,既然住在集市上,就学酿酒,学裁缝,学做米线,父亲还学唱戏……从文学的角度看,父母的人生是丰富的。父母唯一没有想到的,就是他们用他们的人生,为我铺垫了文学的道路。我感觉像是永远留在了西峒,留在了跟父母一起生活的年代。”
  这些生活的细节,无一不被用在书里:野猪兄弟知道砍毛材,狐狸母女会做鸡公鞋和小香包,变幻成人形也是个精致无比的瑶族小姑娘,喜爱薏珠项链,戴着美丽的峨冠走到哪里都引人注目。
  但令人惊喜的是,作者笔下的乡土并不土。书中对“朱家坳”“胡家岭”的描写,犹如清风拂面,充满山野清新气息。故事的主人公虽然以儿童和动物为主,但情节并不幼稚,他们不仅好学上进、认字识谱,还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甚至拿出私房钱给戏班子买乐器,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团体意识……故事中不同人物的行为,都闪耀着美德的光辉,这些情节自然而然地引导读者爱护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处理是对主题的有益提升。
  这是一部致敬经典儿童文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幻想小说佳作,笑点与泪点纵横交错。作品阳光风趣,人物形象活泼可爱,情节设置引人入胜。演戏做游戏、智斗捣蛋鬼等充满童趣的儿童文学元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融合,带来丰盈饱满的阅读感受。
《板凳龙》 小河丁丁 著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光明日报》(2024年12月05日 11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