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6|回复: 0

“水上公交”日日忙

发表于 2024-12-5 14:13:4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这些暖心故事82】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李宏

  刚过了小雪,清晨的长江江面水雾迷蒙。

  “过来喽,过来喽!”不远处,“渝忠客2180”客轮缓缓驶来,重庆忠县康家沱码头顿时热火了起来,20多个菜农,忙不迭地拢起什物,支起扁担,一条长队排起。

  杨兴美一手拉着83岁的老母亲,一手背上菜篓,准备登船。

  “踩稳,踩稳,一个个上哈!”船停稳,秦大益跑出驾驶室,憨然一笑,热络地和老乡们打招呼。

  一坐定,杨兴美就给记者讲起来:“种了菜,要背到县城去卖。从村里走到镇上,再坐客车也可以到。但是,挑菜上车总是不方便,就那么大点地方,能放下几担菜?”杨兴美卖了30多年菜,家里10多亩地可是重要的生计,和村里很多人一样,这段运菜路途,最让她上心。

  “好在每天都有船走噻,这是我们的‘水上公交’!”杨兴美笑得爽利。

  “渝忠客2180”就是这“水上公交”,每天往返于洋渡镇码头与县城西山渡口之间——早上从洋渡出发,一路停靠6个码头,沿途把多是农村留守老人的菜农接上,带到县城卖菜。

  “客车票价是18元,船票只要5至12元。而且,这么多年,船票没涨过一分钱。”看杨兴美与记者聊得热闹,周围的菜农忍不住插话。

  “这是承诺给大伙儿的哈!”秦大益又是憨憨一笑。

  这些年,受国际油价影响,燃油价格不断上涨,现在,出一趟船,燃油成本大约要600元。随着沿江高速公路通车,水路客源越来越少。

  秦大益和合伙人曹利芳坚持下来不容易——这条航线只赔不赚,船主们纷纷上岸改行,只剩下“渝忠客2180”每天来来回回忙碌着。

  “多年入不敷出,为啥还坚持?”记者问。“如果我们也停运,村里老人们的菜就更难卖了;如果船票涨价,他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蔬菜水果,还有啥子赚头嘛!”秦大益不假思索地答道。

  “我们帮菜农,政府也在帮我们噻。”秦大益接着说,这些年,政府对他这艘“水上公交”特别关心:得知经营困难,忠县财政每年发放燃油补贴;海事部门开辟专门航线,方便客轮沿路停靠;城管部门还在码头附近建了一个临时菜市场,菜农卖菜更加便利!

  更让人欣慰的是,多年如一日的坚守,一艘船暖了一群人,带动了更多人。如今,前来帮忙的志愿者越来越多。

  《光明日报》(2024年12月05日 01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