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96|回复: 6

[话题探讨] 新闻“接地气”才能获新生

发表于 2011-9-6 10:41: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闻“接地气”才能获新生
堂吉伟德
  做新闻,搞报道,必须要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基层,否则就会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看似豪华精美,实则假大空。不接地气,不入基层,一些记者就只好编新闻,造新闻,所写的采访报道脱离事实,所引用的数据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尽客这只是少数现象,但“假大空”严重影响了新闻行业的整体公信。更为重要的是,一些假消息、假新闻的存在,还产生了误导,造成了很不好的社会影响。
  五部门联合发起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对这种现象的重视和反思,我认为这很好。关键在于,这一方面表明了对走基层重要性的强调,指出新闻生命力的所在;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正本清源,让新闻回归到事实,回归到准确,回归到公信,以便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新闻接不接地气这没有什么好争议和讨论的,现在是如何接地气的问题。作为一个曾经在企业新闻战线的一分子,我认为企业新闻报道,就应当做到三个体现。
  一是体现草根性。新闻从业者只有与基层的一线工人打成一片,才会找到企业生产中所出现的种种好人好事,才会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原因,才会让基层员工有被关怀的良好环境。
  二是体现服务性。新闻从业者的另一种职能,其实就是上传下达,下情上送,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听民意,关民意,解民忧,需要新闻人作为传声桶和代言人,把他们的实际问题,现实需求和合理诉求反映上去,协助他们解决问题,才会真正赢得大多数人的信任,能也才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
  三是要体现功能性。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规则的守望者,作为党和政府宣传的喉舌,其作用不可小视。在目前这个浮躁的社会,更需要新闻从业者坚持自己的行业准则和道德的底线,把好宣传阵地这道门。假若新闻从业者也失去自己应有的操守,变得浮躁而功利,甚至编造假大空的新闻,严重脱离实际,脱闻群众要求,只唯上不唯下,只唯虚不唯实,这对于整个社会的伤害,难以估量。
  如何才能做到深入基层,在我看来必须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关键要树立“群众意识”,要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制约、监督和激励机制。要在现实情况下,去分析、反思为什么新闻脱离实际的行业心态和制度诱因,通过一整套完整的体系建设,把新闻从业者真正投入到群众中,深入到基层中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19:47:4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20:44:1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20:51:3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9 12:31:5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9 21:16:2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0 10:18:42 | 查看全部
恭喜唐老师,向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