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民航报讯 记者徐业刚报道:截至12月9日,浙江全省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8000万人次,浙江省机场集团正式进入8000万级机场集团方阵,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自2017年浙江省机场资源整合以来,航空运输生产不断创造新纪录。2018年,浙江成为全国同时拥有3个千万级机场的省份之一,宁波和温州机场客运量双双突破千万人次,台州机场客运量首次突破百万人次。2019年,客运业务持续发展,浙江全省机场运输生产实现新的突破,年客运量首次超越7000万人次,杭州机场客运量首次突破4000万人次。2023年,浙江省机场集团抢抓航空复苏契机,主要运输生产指标快速恢复,全省机场客运量再次突破7000万人次大关。
自2024年初以来,浙江省机场集团乘势而上,全面深入统筹协调发展,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省内机场交出亮眼成绩单。暑运期间,运输市场供需两旺,日均客流超过26.5万人次,单日旅客吞吐量峰值超过27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和2019年同期均有大幅增长。浙江省内杭州、宁波、温州等机场基本用时10个月就完成了去年一年的旅客吞吐总量,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五一”、暑运、“十一”期间,客流量均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1月~11月,浙江全省旅客吞吐量达7809万人次,排名全国第5。预计浙江省全年旅客吞吐量将超8400万人次,其中杭州机场预计将达到4800万人次。
国际航线是地方对外开放的重要指标。浙江省机场集团积极协调航空公司,目前杭州至新加坡(每周17班)、韩国(每周35班)、泰国(每周36班)等国际客运航线均保持稳定运营,至里斯本、罗马、马德里、莫斯科等航班每周共计11班,同时开通了至埃及的非洲航线以及至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大洋洲航线,每周共计9班。除杭州外,宁波—布达佩斯航线保持每周2班稳定运营,温州至米兰、罗马、马德里等欧洲航线每周共计8班。截至目前,浙江范围内的国际和地区客运航班量和旅客量恢复率分别为77%、72%,分别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国际和地区定期客运航点累计达69个。杭州机场国际和地区旅客量排名全国第7。
得益于国际客流的快速恢复,在免签等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国际出行市场不断升温。1月~11月,杭州机场国际和地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400万人次,累计达407万人次,同比增长84.3%;全省旅客吞吐总量为517万人次,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2.87%。
国际货运航线方面,今年前11个月,浙江全省新增杭州至迈阿密、温哥华、大阪、洛杉矶、德比,宁波至吉隆坡、东京,温州至新加坡,义乌至克拉克等国际全货机航线9条,恢复杭州—墨西哥城国际全货机航线,累计运营国际和地区全货机航线48条。1月~11月,浙江省内机场国际和地区货邮吞吐量达30.83万吨,占货邮吞吐总量的31.82%。
为满足跨境电商发展需要,今年5月,杭州—布达佩斯专属海外货站启用,为浙江与中东欧乃至整个欧洲的经贸往来提供了便利的空中通道。浙江省机场集团下属物流公司多次开展跨境电商敏感货便利化运输测试。自今年9月起,跨境电商敏感货便利化运输已在杭州—迪拜、杭州—布达佩斯往返航线上实现常态化运行。截至11月底,杭州机场跨境电商敏感货便利化运输包含化妆品、弱磁性和带电货物三大类,其中化妆品品类已扩展至78类,通过便利化运输方式运输跨境电商敏感货共计2177件包装件、1万余小件,重45.47吨。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航空业务需求,目前全省已完成机场重大工程投资近500亿元,杭州机场三期一阶段、宁波机场三期、温州机场改扩建等一批重大项目如期建成投运。至此,浙江成为全国拥有3个千万级机场的省份之一,拥有5个口岸机场,战略支撑能力和航线网络通达能力持续增强。当前,机场集团正努力增强杭州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加快推动宁波、温州区域航空枢纽建设,已基本建成丽水机场,推动打造嘉兴长三角航空货运枢纽,着力构建“一核心、两枢纽、六节点”的全省九大机场协同发展体系。预计到2027年,全省机场旅客吞吐量将突破1亿人次,货邮吞吐量将突破150万吨,航空主业规模将实现量级跃升。
自今年初以来,与航空产业一样备受关注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这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机场集团按照省委、省政府“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决策部署,加快构建低空新基建“三张网”,全面拓展低空基础设施运营、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低空综合服务及低空投资孵化等产业,今年6月已组建浙江省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抢占先机布局,破题低空经济。在刚刚结束的第六届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上,机场集团还成立了浙江通用直升机有限公司。同时,机场集团作为博览会航空产业(低空经济)馆的馆长单位,共带动73家企业参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