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走进双星集团总部大楼,映入眼帘的是汪海的两句经典语录:“市场是企业的最高领导”“市场是检验企业一切工作的标准”。这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双星人一贯的行为指南。30多年来双星集团的所有改革、市场经营举措都是紧紧围绕“市场”这根主线进行的。
跟着市场走 超前进市场
企业是鱼,市场是海。企业要生存,只有到市场中去。汪海说:“等着别人给饭吃,不如自己找饭吃!”双星人敢为人先,勇闯难关,成为国企市场的先行者。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大家还不认识市场,不了解市场,根本没有市场的概念。双星的老产品——解放鞋断了销路,双星人被“逼”下海进市场,最早搞起了自营销售。为制裁双星人的“越轨”行为,包销的商业部门不再收购一双双星鞋,被断了后路的双星人逆流而上,坚持“不找市长找市场”,不等、不靠、不要,开始闯出了下海进市场关。
双星第一个打破了统购包销的流通体系后,开始了自产自销。第一个打破了计划经济物价局定价、常年不变的价格体系;在当时只有国家商业部才能开订货会的年代,第一个以企业名义召开全国产品订货会,引起当时商业部门的联合抵制,在流通系统中引起了极大反感,被迫于1984年在深圳、1986年在北京、随后在国内外建立了36家自营经营公司,自己进商场,进批发市场,最早建立连锁店,从“等着别人给饭吃”到“自己主动找饭吃”,闯过了自我经营关。
1987年,在当时只有国家外贸有出口权的情况下,双星成为行业第一家自营进出口权试点单位;1988年,第一个以企业的名义参加广交会,第一个参加美国国际鞋业博览会;1992年,第一个在美国举行国际新闻发布会,第一个在德国国际鞋业博览会上弘扬“东方鞋文化”;1995年,出口创汇突破5000万美元,这引起了外贸旧体制的强烈抵制,但双星人坚决进入国际市场,打破了外贸出口旧体制,时任化工部顾秀莲部长专程发来贺信,双星人成功闯过了越洋出海关。
围着市场转 全员向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双星人对市场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明确提出“全员转向市场,人人参与竞争”。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市场,很好地适应了市场发展要求,促进了企业“步步为赢”。
80年代初社会观念还是“好酒不怕巷子深”,企业在媒体打广告,被认为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双星被“逼”下海进市场在产品销售遇到困难以后,深感宣传的重要性,1984年,双星做出了惊人举动,第一个以企业的名义召开新闻发布会,这个新的宣传企业的举动,招致了种种非议甚至审查,在当时青岛市委领导亲自过问下才躲过一“劫”,闯过了市场、企业和媒体联姻关。
为扭转“四老”企业(老技术、老工艺、老产品、老厂房)的落后局面,在当时向主管部门汇报不理,向银行贷款不给的困境中,双星人最早进行横向经济联合,最早运用名牌的无形资产和管理技术优势,1984年开始在山东、新疆、张家口、重庆、成都、贵阳等地联营,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进行定牌加工,双星人借外力、借资金,用无形资产,使鞋业形成了西南双星、中原双星、华北双星、华东双星、华南双星的大格局。双星主动实施低成本扩张,最早发挥无形资产的作用,闯过了无资金关。
在产品调整和产业转移过程中,面对7000名城市职工转岗问题,双星没有向政府要政策、讲条件,也没有把他们推向社会,而是敞开大门办三产。当时社会上评论双星不务正业,在国有企业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以市场为导向,全员转向市场,使双星实现了自营销售和由“生产型”到“生产经营型”的转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主动。
随着市场变 超越进高端
双星不断关注市场、研究市场,主动按照市场的要求去探索、去创新,促进产品质量和档次的提高,使双星产品迅速跃向名牌高端领域。
以30多年一贯制的单一老品种——解放鞋起家的双星,从追随模仿到超越创新,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研发队伍,创出中国鞋业唯一的国家级技术中心,鞋业和轮胎同时实现了胶料“由冷到热”的工艺革命,改变了橡胶行业百年工艺,研发出神六、神七航天鞋。双星硫化、冷粘、皮鞋、注射工艺“四鞋渗透”,创出了硫化式防静电冷粘鞋;推出了独有的“夜光、香味、不臭、国际领先”的顶尖时尚休闲鞋;将照片、卡通、盆景等个性化的图案,印制到鞋上做成的个性化鞋,等等。
双星轮胎改变了中国轮胎行业“一胎通用”的历史,研发出“三王”(耐磨王、载重王、驱动王)、抗刺扎等系列特色轮胎,成为国庆60周年阅兵仪式同时提供鞋和军胎的企业;受鞋的启发,生产出多色商标轮胎,解决了中国轮胎不能生产多色商标的历史。
双星机械研发出了中国第一台水平分型造型机,为神六、神七、嫦娥二号研制了专用清理设备;研发了世界上独有的四模硫化机和多功能成型机。
双星人创造了工厂、物流平台、连锁经营一体化的市场营销新体系;创造了品牌营销、情感营销、体验营销、文化营销的新境界;创造了200%服务的新标准。
“人鞋带车鞋,车鞋促人鞋”,双星积极发挥集团规模优势、产品优势,渠道、网络优势,创造了独有的“双鞋联动”经营战略,将轮胎和鞋服捆绑在一起促销,吸引了更多人气,吸引了国内外客户的眼光。
国际市场方面,面对发达国家带来的“技术的阻挠、反倾销的制裁和打压、跨国集团的侵略、品牌的剥削”这市场经济下的“四座大山”,双星轮胎迅速从美国市场转移到欧洲、非洲、中东、南非等国家,产品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轮胎业中占领世界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之一。
双星机械以前由于技术实力达不到客户要求,多次被排除在国际竞标资格之外。现在,随着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增多,不仅有了参与资格,而且逐步拥有了市场竞争的“话语权”,多次战胜德国、荷兰、日本、韩国等国外的竞争对手,从世界知名企业手中抢到了订单,出口产品转向了高端。
双星人坚持“跟着市场走、围着市场转、随着市场变”,下海进入市场,自营找到市场,借资金发展市场,联姻扩大市场,转岗轻装上市场,出海闯出大市场,进高端抢占市场,实现了“双星市场新特色”,年销售收入由改革进市场之初的不足3000万元增加到120亿元;出口创汇由175万美元增加到3亿美元,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按市场规律办事,把市场比作太阳,企业就应该是向日葵,企业要时刻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这不正是双星市场常胜不衰的奥秘吗?
《工人日报》(2011年09月06日 04版)本报记者 杨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