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03|回复: 0

“大学生当工人也能干出好成绩!”

发表于 2011-9-7 15:20: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学生当工人也能干出好成绩!”
——记中国中铁郑州地铁2号线07标段优秀共产党员、隧道施工专家李瑜


        不爱西装爱工装
        大学毕业后不进机关,而是穿上工装到铁路建设一线当一名技术工人——这是中国中铁郑州地铁2号线07标段优秀共产党员、隧道施工专家李瑜 11年前做出的选择。
        11年后,这位大学生向大家交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不仅成功解决了“隧道穿越浅埋偏压不良地质”、“预应力锚索在失陷性黄土地质条件下地铁明挖车站支护体系中的应用”、 “地铁暗挖隧道穿越饱和软黄土”、地铁换乘车站交通疏解等一系列铁路、地铁建设中的“疑难杂症”,而且通过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600多万元,并有多项科技成果受到表彰,先后获得“陕西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北京市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推进者”、“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大学生当工人也能干出好成绩!” 谈起自己当初刚刚走出校门时的“另类”选择,如今已是铁路工程一级建造师、高级工程师并担任在郑州地铁2号线07工区项目经理的李瑜说,大学生要想在专业上真正有所成就,就要到一线去动手实践,打好基础。
“他不像个‘娇气’的大学生”
        时间回到2000年6月,以优异成绩从中国地质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毕业的李瑜走进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穿上蓝色工作服,当上了铁路建设工人。
        “开路、搭窝、安家,没有电视,没有手机信号,徒步翻过一个又一个山头,每天见到的除了山还是山,终日都不见人烟,简直就像以前在小说里看到的拓荒者。”刚到单位,李瑜被分配到宝兰二线铁路工程中担任测量员,野外测量见习工作让他感受到了测量工作的艰辛与责任:铁路土建施工,常年野外作业,劳动强度大且技术含量高,通常都是白天扛着20多公斤重的仪器去测量,晚上就连夜整理测量材料,完成相关数据的复核。
        在这种环境下,李瑜学会了爱岗敬业、钻研创新,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一年半的实习下来,师傅们向李瑜投来了满意的目光:“时时处处都像个学徒工,不像个‘娇气’的大学生。”
        很快,在师傅们的赞许声中,李瑜脱颖而出,成为宝兰铁路二线庵坪隧道的技术主管。在随后的日子里,无论在武九铁路,还是在西安地铁2号线北大街项目,直到现在在郑州地铁2号线担任项目经理,从铁路、公路、地铁车站到盾构施工,李瑜都努力向书本学习、向工友们学习、向专家学习。他挤出时间参加学习班,一有空就翻图纸、查资料,围绕铁路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反复琢磨,攻克了一道道难关。
能啃“硬骨头”的“李家军”
        “李工爱钻研,善创新,凡事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并且十分注重“传帮带”,对自己总结的理论和经验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教出来很多技术骨干,大家都知道他的团队能啃‘硬骨头’。”这是同事们对李瑜的评价。
        2009年,在西安地铁一号线TJSG-9标中,隧道顶部饱和软黄土厚达4到9米,这是全线施工项目中难度和风险最大的一道难题。
        “最难的就是沉降值的控制。”李瑜说,根据测算,饱和软黄土在降水后有可能造成的沉降达到16厘米,这也意味着对路面、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将造成严重破坏。
        为了严格控制施工沉降,李瑜带领攻关小组进行全方位论证,根据饱和软黄土厚度、周边建筑物结构形式和周边环境的不同,采用“在自身结构较差的建筑物群处布设隔离桩减小开挖施工对周边土体的扰动”、“洞内超前注浆止水加固”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来确保隧道开挖时隔绝外来水体,将隧道地表和建筑物沉降量控制在5厘米以内,最大程度上确保了地表建筑物、地下管线及洞内施工的安全,实现了安全及质量管理零事故、零死亡,工程验收合格率100%。
        凭借这一创新成果,李瑜和他带领的西安地铁二号线北大街车站QC质量管理小组被国家工程建设质量奖审定委员会评为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
        “深入到一线工作,对我来讲是一笔最宝贵的人生财富,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李瑜说,“这次以总承包的形式来到郑州修建地铁,既是中国中铁的荣誉,也是压在我们每一名员工肩头最重的责任。我将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在这里找到自己新的舞台。”

《工人日报》(2011年09月07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