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071|回复: 19

[话题探讨]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需把握一个真字

发表于 2011-9-8 09:12: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需把握一个真字
        日前,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联合发起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新闻战线引起热烈反响。

    对于中宣部等五部门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笔者十分赞同,因为只有新闻工作者走基层,才能接触到基层群众,掌握最真实的新闻素材,从而创作出生动有趣的新闻作品。

       2010年两个农民工翻唱汪峰的一首《春天里》而红遍全国,或许有人会问,因何汪峰唱的《春天里》没红,而两个农民工却把这首歌唱红了。因为艺术与真实产生了共鸣。
   
       新闻工作者走基层也是如此,如果只满足刻意吹捧,盲目跟风,而不敢评点真实鲜活的生活,不敢去声讨阴霾和罪恶,不敢直面现实的问题。那么你的文章就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没有价值的。你的作品语言再优美,比喻在生动,也只能招致一片声讨。

        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他首先他应该做“真人”,他就应该像农民工那样去唱春天里,以一颗真诚之心,坦诚之心,自然之心去体验生活;其次他应该干“真事”;以一颗公平之心,正义之心、高尚之心去刻画真实的生活;最后他应该动“真情”,以一颗友善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善待生活。而要做到这三点,就必须多走基层,多亲近基层百姓,把群众当亲人,以群众之苦为苦,以群众之乐为乐,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满含真诚、满含正气、满含善意的去为群众呐喊,为群众欢呼。
     
      笔者认为,越是深处底层的新闻工作者越是能写出富有生命力的新闻作品。因为他们生活的真,体验的真,身份的真。人一旦有了太多的光环,就会失真。因为当有了足够的光环,那么一个人眷恋的东西就会增加,而当一个人有了更多的眷恋,那么他就失去了纯真。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需把握一个真字,要作真人,干真事,留真情。唯有如此,作风才能改变,文风才能新颖入时,具有时代感和感染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09:38:11 | 查看全部
欢迎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10:35:2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1:23:21 | 查看全部

回 2楼(baihuahe) 的帖子

感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19:50:2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0:26:15 | 查看全部

回 4楼(安如泰山)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20:50:5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1:01:51 | 查看全部

回 6楼(ljtao)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22:44:04 | 查看全部
[不错,s:651]     因为当有了足够的光环,那么一个人眷恋的东西就会增加,而当一个人有了更多的眷恋,那么他就失去了纯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10:48:19 | 查看全部
做到真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