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73|回复: 0

Anusara理念

发表于 2011-9-8 09:21: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Attitude (态度):心的能量,是所有动作或体式展现背后的驱使力量. 是重新唤醒我们神圣内在和欢庆生命的渴望--->神圣意识(Iccha): heart            Alignment (顺位):对身体的不同部位都充满觉知的去整合和连结--->神圣知识(Jnana): Mind Action    (动作):体内能量的自然流动,同时提供稳地和欢乐的自由!---> 自由的行动(Kriya):Body 瑜伽练习者的"动作"是"态度"的展现,这样的展现是经由身体的"顺位"来达成的!就像是:音乐家要演奏音乐时,他是藉由音乐去展现他的心(attitude),这是需要演奏(action)经过适当调音的乐器(alignment)才可以展现的.
这三个A,是Anusara之所以和其他派别不同的很大原因之一, 因为这三个A, 所以我们的教学法跟别人不同. 这也就是为什么Anusara的课开始,老师会先说一些话,可能是生活经验或小故事,带入今天的主题,这个主题都和心灵的特质有关, 可能是"感恩" "宽容" "勇气" "信任" "欢乐" "奉献"...等等.只选择其一! 而之后的体式练习都会围绕这样的主题去建立. 所以也许在"勇气"的主题下,可以帮助体位这主题的系列动作是后弯, 整堂课就会慢慢带领学生进入这样的体式练习,加上在练习过程中带入Anusara顺位法则, 这是身体和心灵的顺位,所以能量就可以顺畅的流动.
若是在一位有经验的好老师带领下, 即使是简单的体式练习,加上心灵的特质连结,简单的练习都会达到更深的层次!
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容易的, 因为你必须要设计一堂课, 必须要准备要讲什么, 还要可以表达清楚,还要有清楚的顺位概念....  这就是为何Anusara的师资认证不容易的地方.
对很多Anusara老师而言,身体上的顺位法则, 相较起来是容易的, 因为实体的,做的到,摸的到,看的到. 但是要把心灵层次的部分做好,是最具挑战性的. 因为你必须真有体会,否则说出来的话也没法让学生相信, 还能产生共鸣, 再者,你的语言表达要够精确且诗意. 这可要练过啊....
Anusara的哲学根基是Tantra所相信的,万事万物都有其神圣的意识,因为万事万物都是Shiva-Shakti的创造和展现,而且都是照著这些神圣的本体所创造出来的,所以当然创造出来一切都是神圣、美好的!所以Tantra相信,所有的事物都是种福赐,而在Anusara中,我们练习瑜伽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去"记得我们本身就是美善的",而且"去欢庆这样的美好",不管在瑜珈垫上或是瑜珈垫外的生活.这就是Chit Ananda! 看的似懂非懂?!
有些哲学传统认为,我们来到世上的原因是因为几世的因果轮回,或是因为原罪, 甚至有些说是因为受惩罚或为了赎罪我们必须来到这世;有些传统认为肉身是不净的,我们要做的是弃绝,放弃掉这世俗.若是这样,那每天我们醒来,应该会不想要起床吧... 因为,要去面对这些,不是太沮丧了吗?no fun....   但是,Tantra相信我们本身就是神圣的创造,我们要做的就是去记得我们的美好,万物的美好,并且去欢庆这一切!若是选择这样去面对,应该会好过一点吧.
继续读下去~
John Friend在今年更将Anusara根据的哲学理论定位为"Shiva-Shakti Tantra". 在Anusara的改版后的官网上,在哲学介绍那一页提到 ”所有事物都是这神圣的两端Shiva-Shakti共舞所创造出来的. 整个时空和世界就是在Shiva和Shakti的关系中产生的,而且这一切的创造,只是出于纯粹的喜悦. Shiva和Shakti无法分离,缺一不可, 所以Anusara尊崇这两者(有些传统只尊崇Shiva,或只趋向Shakti),这是为何我们称为Shiva-Shakti Tantra的原因. ”
什么是Shiva-Shakti?Shiva你可能??许多不同的说法,但在这里,我们将Shiva和Shakti一起来看,也就是他们有对照关系(请注意都是大写S)
Shiva
Shakti
意识(Consciousness awareness)
能量,行为 (power, activity)
阳性
阴性
未显相的
显相的
合一 (One)
多种形态(many)
另一个图可以解释这个哲学系统的宇宙观
Shiva
至高的意识
Shakti
意识的能量
Iccha
意志
Jnana
了解认识
Kriya
行动
Attitude
Alignment
Action
Sat ?   Chit ?  Ananda
存在― 意识 - 喜乐
这里可以看到三个A,也就是Anusara里所讲的三个A. 而最后一行就是我们追求的!而Chit就是意识,就是拥有这样的觉知和意识去”记得”我们原本纯净至上的神圣, 去”欢庆”生命的美好, 得到最高的喜乐!
听起来很"冠冕堂皇"吗? 所以也许你或是你的学生,来上瑜伽课都有自己的原因,想减肥,想运动,想健身,想交朋友...这些在瑜伽中你都可以得到,这些都是路途中会获得的,但是你必须提醒你自己或是你的学生,还有更高的目的和理想,不是可以做手倒立或是脚放在头上,不是成仙成佛,而是只是去有学习和建立如此的觉知,欢庆美好!! 
梵文(读音:ku-la)
这个字是所谓的社群、团体,而且是属于心的团体.有同样的信念的练习伙伴,在Anusara里就是 “Kula”. Anusara的风气是很活泼自由的,只要在Anusara的原则下,允许老师拥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且因为是强调开放的心灵的哲学根基下,社群是互相扶持协助的,所以上课风格可以轻松活泼, 所以下课后同学也会相约练习.且创办人John Friend也认为因为这样的开放和自由,带领着Anusara不断的进化成长.
你可能只会在Anusara听过Kula这个字, 但是, 这是Anusara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瑜伽体系的三个要素之一(Yoga, Alignment, Kula). 在学习过程中, 我们都需要夥伴的支持, 但是你可能常听到一些争端, 老师与老师之间的, 老师与学生之间, 老师与馆方之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你可能担心自己的所学和专长被偷走或剥削; 所以你不和其他老师交流,也不和其他老师学习; 你可担心你的学生流失,自己的课不再受欢迎; 你可会担心体式和别人的比凭高低.... 好像只要有人就有所谓的"斗争"politics....
Anusara的创办人John Friend在为Anusara定位时,特别提出社群概念这点, 这是很特别的, 我们不去批评或甚至评论其他派别,在Anusara当中, 我们也建立这个社群的概念,所以会发现在同地理位置,可能会形成当地的kula, 这群kula会定期或不定期的聚会, 聚会主要是为了瑜伽的学习,可能会是Asana的练习, 可能是哲学探讨, 可能会是教学上的研习, 可能只是开心的吃吃喝喝!这些kula甚至会一起出远门到其他地方一起学习, 可能是一起参加培训或retreat,所以也会扩张你所认识的kula. 渐渐的你的世界会更大,因为你会认识许多不同地方的人, 所以到许多地方你都有Kula可以照顾你,可以一起练习.
在kula中,是诚心的, 是互信互助的,这听起来很矫情,外界可能看起来不太能相信,这群人也太开心了~ 但就像Anusara的学习,生命是美好的, 我们相信人本是美善的, 所以我们也如此的对人, 如此对我们的kula, 这是一种信念,也是种能量, 如此信念会散发出能量,会吸引相同信念的人来到我们身边.
一切的源头在背后~Anusara所启动的内在力量
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从自己的嘴里说出你所了解的.
几次在教课和教工作坊的时候, 常常在教课的时候听到自己说出的, 才又有更新的更深入的理解.
Anusara的方式,基本上很多的顺位动作都是从背后的身体开始. 这是这几年才有的体会!
为何是从背后的身体开始?我们看的到的都是身体的前面, 也就是所谓的正面, 我们看不到身体背面. 在瑜伽传统里, 正面的身体代表著小我, 背后的身体代表著大我, 你也可以说是整个宇宙.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都汲汲营营的探索前方的世界, 一直是往前的, 往我们眼睛看的看得到的地方前进或想望. 看不到的呢?或是在我们背后的呢? 这是为何,在瑜伽体式中"后弯"常常是许多人所不喜欢的, 很多是因为对未知或看不到的感到恐惧、担忧、或逃避.
John Friend在日本的课程中说到,我们背后的身体是原始的, 身体的生长是从背后开始往前面长的.所以是从脊柱往前发展, 所以背后的身体是我们的源头. 能量的流动应该要从背后先启动的.
Anusara中的我们的大腿骨(股骨)要先往后推向我们背后的身体, 这是内螺旋的其中一项要点. 上臂骨(肱骨)要上提并且往后靠. 这是肩膀顺位的其中一个重点.这几个往后的动作都是完全符合生理学的.这样的动作都是让肱骨稳定的进入肩窝,让肩胛带可以有利的支持著肩膀这个灵活的关节; 也是让股骨向后靠向?绳肌,让股骨更深的进入髋臼. 股骨若是前推, 会造成很多的问题, 容易大腿抽筋(尤其常见在单脚的站立平衡姿势发生),会造成骨盆外转, 造成外侧肌肉更紧, 造成髂腰肌拉伤, 下背部疼痛.更会影响到神经系统,大腿骨往后靠可以让神经系统安定, 是在后弯后非常好的复原动作.
另外, Anusara的七组能量环也全部都是从背后的身体开始转的. 最近新John Friend新给的一个学习, 就是T12. 这也是从你的背后开始~
这背后的力量让所有的能量可以从源头开始, 从核心出发, 动作不再是从外在的身体的摆放, 而是从内在信任宇宙的力量, 与宇宙与源头能量连结, 从内在的身体开始! 老师说从内在身体先移动, 外在的身体就会随之移动.
照著这样的练习, 身体的能量会很不一样, 身体内在更强壮,体式练习可以做到更多的可能!真是Amaz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