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给基层新闻更高的“曝光率”
笔者看电视新闻节目有一个感觉,基层新闻太少了。例如一些电视新闻,首先是会议新闻,一把手参加的会议在前面,然后是二把手参加的会议,常委后面是侯补委员参加的会议;部门、系统召开的工作会、例会、年会、晚会等都也要上新闻,关系国计民生大事的重要会议,有必要在电视上播放,观众欢迎,可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会议,内容空洞会议,让观众看而生厌。会议新闻结束了,新闻节目就结束了,或者只留下很短时间给来自基层的新闻。省级电视新闻如此,地级也是,县级也是,如果镇级、村级有电视台也会如此,电视新闻围绕着村支书、村长、村组长的屁股转,村民在上面露个脸很难。电视新闻如此,一些纸质媒体亦如此,头版中很难找到基层新闻,大都是重要领导参加的会议新闻,并且领导级别决定稿件的长短,重要领导左一个要求,右一个强调;领导级别低一些的稿件相对短一些,没有领导参加的会议在第二版,一张报纸很难觅到基层新闻,如果有基层新闻可能是只言片语,并且很少是记者采写的,大多数是基层新闻工作者所写,如果有记者的名字,记者只是挂个名字而已。
新闻人为何不愿意下基层,我以为,一是基层生活太苦了,基层生活与城市生活简单不可同日而语,下基层鞍马劳顿,有可能遇到狂风暴雨、大雪纷飞、酷暑高温等恶劣的天气,甚至会遇到吃不饱、穿不暖、无车坐、无路行等困难;二是基层采访太累了,新闻是跑出来的,是挖出来的,采访一件事、一个人可能要跑几百里,可能要走几天路等等,路跑了、话说了不一定能写出好新闻,还不如坐在城市的一个办公室里舒服;三是,也是更为重要的是,基层新闻太难上媒体了,电视和报纸给基层新闻留的空间有限,甚至说是小的得可怜,辛辛苦苦地采访,认认真真写出来的稿子上不了电视,上不了报纸,所有的一切努力等于白费。如果不下基层,而是跟着领导转,一则比较省心,写会议新闻,都有固定的“套路”,如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接见没有不亲自的;进展没有不顺利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即使没有亲自参加会议,看看领导的讲话稿等会议材料就可以搞出一篇像样的报道,如果下基层,把所谓的社会“阴影面”、领导不愿看到的新闻挖出来,岂不是“自寻烦恼”、自讨没趣?不如坐在城市里不碰硬钉子。二则比较舒心,每天跟着领导采访,不仅拉近了领导关系,与领导关系更亲密,而且跟着领导看看材料、听听汇报,“四个轮子转,隔着玻璃看”,这样的采访犹如欣赏风光美景,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三则比较顺心,领导一到场,媒体就重视,新闻人写出来的新闻、拍摄的照片等可以顺利发表出来,甚至成为“抢手货”,被各级媒体转载,跟着领导出名,工作顺心如意、得心应手。
新闻人采写的新闻无处可用,他们会有积极性吗?新闻人不愿意下基层的根源在于,我们的媒体对基层新闻“不屑一顾”,如果媒体多给来自基层新闻人的新闻、来自基层的新闻多一些见光的机会,更多更大的版面,让新闻人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付出的辛苦有幸福的收获,他们还愿意坐在城市而不愿下基层吗?给基层新闻更多的发表机会,人民群众会乐意看写他们的人和事,新闻人自然会迎合基层群众的阅读习惯而转变文风,也即基层新闻见光机会多了,新闻人的就会愿意下基层,作风、文风跟着改变。给基层新闻更多的见光机会,不仅是对新闻人劳动的尊重,更是对基层群众的关怀,体现了媒体以人为本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