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94|回复: 0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婚姻)今天,我们为什么结婚?

发表于 2011-9-9 10:04:3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这是一个恋爱自由、结婚自由的年代。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新一代年轻人的婚姻观也在不断更新,趋于多元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自公布之后,引起全民大讨论。未婚青年、已婚男女、专家学者等各类人群,各执一词。一时之间,对婚姻中财产与感情关系的讨论呈白热化。
的确,婚姻不同于爱情,无法“有情饮水饱”,但过度追求面包的婚姻,大多也无法美满幸福。面对爱情与面包无法两全的现实抉择,很多年轻人都会感到迷茫:今天,我们应该为了什么而结婚?
今天,我们为什么结婚?
小青年们的微讨论:
“我们怎样看待婚姻?”
@白烟圈_黑眼圈:年轻时再怎么洒脱疯狂,年纪大了,肯定还是要找个伴互相依靠的。婚姻的幸福,就在于相濡以沫,奔波完一天能有个休息的港湾。当然,经济基础也是必须的啦。(2011年9月2日)
@草色新雨1688:结婚,是为了追求共同生存和幸福生活。在婚姻中,信任是基础,孩子是保障,至于房子、车子、票子,不在乎有没有,不在乎多与少,在乎的是愿不愿意共同分享。(2011年9月2日)
@你好cc:即使没有婚姻法解释三,我结婚也不会强求男方加上自己的名字,爱你自然会给。说到底,还是这个社会给不了人们安全感,所以很多人才会在心无居所时,希望身体能有所居所。(2011年9月3日)
@陈小宁一坨:婚姻本身是美好的,很多压力和烦恼是在特定国情下产生的,比如如果房子很便宜,也不会为谁买房子而争吵。(2011年9月3日)
@小胖与淑贞:婚姻对我来说,更多意味着承诺,是一种情感和决心的表达仪式。其实我们本身就不完美,却又总想要完美的婚姻,将太多的情感、太高的期望放在爱情、婚姻上,其实不是一件好事。(2011年9月3日)
爱情理想很丰满,
但是社会现实很骨感
谢正法:我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结婚的,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裸婚”。但那时候生活压力没有现在这么大,住房有分配,工作有分配,有了小孩之后,抚养费、教育费的开支也没有现在这么大,所以只要夫妻两人勤劳一些、节约一些,生活水平还是会很快好起来。但是,现在这个社会不同了,对年轻人来说,结个婚真的是“压力山大”。
吴晔:是的,年轻人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来自残酷的现实:没有面包的爱情是脆弱的,没有经济基础的家庭会不堪重负。很多女孩子在选择结婚对象时,会挑男方的家境,也是被社会现实所迫,如果男方家境殷实,有房有车有户口,以后过日子自然轻松很多,孩子就学择校都会少操心,如果没有房,小孩办户口、上学都成问题。
朱国良:从另一角度看,现在的社会风气也存在很多问题。“洞房共烛夜,金榜登名时”,历来被视作是人生的大事、生活的喜事,被贾宝玉唱作是“第一件称心满意的事”。但如今年轻人步入婚姻殿堂时,一些家长的“高兴劲”往往不够,对房子、车子要求甚高,结婚讲究排场成了风气。我女儿有一同学,酒宴也订好了,就是因为房子、车子一些物质达不到要求,结果丈母娘发飙、小女子割袍,婚硬是没结成。
王玉宝:现在社会分层越来越复杂,这也是导致婚姻观复杂化的深层原因。我们父辈结婚时,社会阶层不外乎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但如今中国人的阶层更复杂,传统的“门当户对”观念在今天有了新的排列组合。例如,新出现的所谓“凤凰男”、“孔雀女”、“富二代”、“官二代”等新名词所代表的人群,这些社会分层复杂化的现实都造成了婚姻选择的复杂化。
我们为什么结婚?
为了幸福生活!
谢正法:结婚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幸福生活。这个幸福生活包括感情、物质和精神,只有双方感情相融、性格相补、能力相长,才能做到幸福,做到快乐共享、痛苦共解、责任共担、共同发展、共建幸福。因为婚姻的基础是“共”,所以在财产问题上也应该是“共”,而不宜是“AA制”。我们常说,存在决定意识,但在爱情、婚姻生活中,感情常常可以超越现实。我们对“门当户对”的理解,应该超越过去那种财产、地位相等的传统观念,确立双方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情趣性格和生活认知相一致的新观念。
朱国良:作为过来人,当时我们的婚姻其实很简单,两情相悦订终身。而现在,往往因为掺杂了很多经济问题,结婚变得很复杂。但事实证明,单以物质基础筑就的爱的巢穴往往会更脆弱。这也印证了一个道理:为了利益和物质,简单会变得复杂,反之复杂会变得简单。“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我希望广大的年轻人能够珍惜爱情、珍视爱人,多看重一些爱和德,略微看淡一点身外之物。
江于夫:结婚是多数人的人生必经之途。现在的问题是,咱们应该怎么看待婚姻。我感觉现代人的婚姻观有个不好的趋势,太功利化、物质化。当然,婚姻幸福离不开基本的物质条件,物质条件好一点,将来的生活压力也小一点。但幸福的婚姻最根本还是应该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年轻人对待婚姻的心态应当平实一点,男女双方基于比较深的感情、彼此适合的脾气性格和各自有份稳定的工作,这样结合在一起,哪怕事业起点低一点、物质条件差一点,生活的幸福指数也不会低。
吴晔:作为年轻人,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做一个生活自理、思想独立的人,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不会被左右,我们的婚姻才不会被包办。如果我们能勤劳踏实,兢兢业业,即使裸婚,婚后也能自谋生计,共同谋划未来;如果我们能彼此信任、善于包容,试婚和再婚便无市场;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勇气,以独立的心态为人处事,就不会将婚姻当成交换富足生活的一笔生意。另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年轻人都对迈入婚姻之后的生活有顾虑,对于如何经营好自己的婚姻,我的建议是要做一个惜缘的人和有责任心的人。
政府和社会,
请给年轻人多些幸福氧气
谢正法:要解决年轻人的婚姻观问题,首先要从改善社会环境上入手。如果社会能平等地创造就业、创业机会、平等地创造住房、教育、医疗等机会,那么年轻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把感情因素放在第一位,如果任由社会不公正发展、甚至制造新的不平等,就会逼着一些年轻人把感情放在第二位。
王玉宝:婚姻观这个问题,看似好像和政府无关,但实际政府可以大有作为。政府对民生福祉、社会保障投入不够,才会导致个体家庭经济压力增大,这种现实经济状况不能不说对个人的婚姻选择原则产生影响。比如像户口、房产这些经济因素,就直接影响到后代的就学,进而影响婚姻选择。
朱玲:多数年轻人其实都是抱着对爱情的美好信仰来看待婚姻的,这种纯粹的情感初衷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尊重和推崇,而不是用功利化、世俗化的眼光去打击它。现在,很多媒体是在把婚姻中的物质条件、经济因素放大化,甚至乐于揭丑,而缺少了对在婚姻中坚守道德底线、夫妻相互扶持共同创业等美好品德的引导和宣传。这种责任缺失是可怕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物化、拜金的不良社会风气,值得大众媒体反思。
江于夫:没错,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确实出现了不少这种不良的风气和现象。随着贫富差距拉大,一些年轻人找对象,第一点就是看对方有多少钱,想通过婚姻一下子彻底改变自己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所以我觉得,这次最高人民法院对婚姻法的最新解释,在一定程度上,起码对打击这种不好的风气是有好处的。
谢正法:其实,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在广大父母是如何对待子女婚姻问题上。我觉得,作为父母,要放手而不放任,要指导而不包办。譬如住房,假如你有能力给子女买房,就要给子女自由支配住房的权利,而不能让住房绑架爱情与婚姻。要想清楚:你给子女买房的目的是什么?正确的目的应该是让其享有财产自由权,能够从住房压力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去恋爱、创业。如果把住房作为婚姻的法码,那不但没有给子女自由,反而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包袱。
王玉宝: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现在很多不良的社会风气,其实与整个中国社会变迁的背景相关。从传统儒家社会转向现代文明社会,从小农经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在这些转变中充满着各种矛盾,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还出现了缺乏法制规范、诚信道德的突出问题,这些现实背景是导致拜金盛行、忠贞度下降等一些不良倾向的深层原因。因此,这也涉及到在社会转型期如何引导和建设好新的社会道德体系的问题。
(本期“圆桌论坛”参与人员为本报理论评论部谢正法、朱国良、江于夫、王玉宝、朱玲,实习生吴晔。)
话外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自2011年8月13日起施行,其中关于房屋等财产的相关条款,大体上都按照财产个人所有的精神制定。
◆《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爱情连连看》:近两年火爆荧屏的婚恋交友类真人秀节目,为单身青年提供了新的交友平台。
◆“剩男”、“剩女”:近年来广为流行的新词汇,指到达适婚年龄依然单身的男女青年。
◆“家长相亲会”:近几年在全国各地出现的一种由父母代替子女出面挑选对象的集体相亲方式。

来源:浙江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