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什么样的新闻才有生命力
刘江龙
我从1985年开始学习新闻写作,至今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了。然而,究竟什么样的新闻才有生命力?什么样的新闻才能永驻读者心间?什么样的新闻才能让编者沾沾自喜、获得成就感?相信所有的新闻工作者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此,我想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新闻写作经验,阐述一下自己的见解,意在抛砖引玉。
初学新闻写作时,觉得能够变成铅字的稿件就是好稿件。因此,总是为了上稿而写稿。编辑喜欢什么样的新闻,我就采写什么新闻。其次是听从领导指派,领导让写什么,我就写什么。可想而知,这样的新闻怎么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久而久之,就会断送自己的新闻写作生涯。
写者如此,那么做为编者也是如此。如果编者喜欢什么样的新闻就采用什么样的新闻,或者领导让采用什么新闻,编者就一味地去采用什么新闻。那样的话,于写者、于编者,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在基层工作,经常能看到成摞的报纸丢在角落里,无人问津,工人们只有上厕所时才想起它。每当我看到丢弃在厕所里的报纸上有我的“大作”时,我就觉得这是自己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失败,是读者对假、大、空式的新闻最有力的讽刺。我常常想,工人们为什么不喜欢看我们的报纸?是他们的文化素质太低吗?还是他们没有阅读新闻的良好习惯?可他们都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啊,谈论起国际大事来头头是道,归根到底是我们的新闻没有“抓住”读者,没有起到舆论导向应该起到的作用。仔细检查一下我们的报纸,有多少是“表扬稿”式的新闻?有多少是枯燥无味的会议新闻?又有多少是能够称得上是新闻的新闻?又有多少新闻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假如我们的报纸没有政府和企业扶持的话?我们有多少家报纸能够自负盈亏?我们能够和那些畅销的娱乐性报纸竞争吗?
一张报纸办得好与坏,取决于新闻的质量。如果写者总是唯唯诺诺,总是在自圆其说,没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一味地追求作品数量,那么,说到底他也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如果一条新闻总是在重复别人说过的话,报道别人说过的事,那也不能称作是一条纯粹的新闻。真正有生命力的新闻应该是反映民众的心声、传达党的声音,写者写起来心潮澎湃,编者编完了心有感触,读者读起来倍感亲切,如《百万雄狮过大江》、《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等等,都具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愿有生命力的新闻越来越多,愿我们的报纸愈来愈贴近民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