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回复: 0

汇聚起保护环境的合力

发表于 2025-1-30 08:18: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生态论苑)

冯 华
《人民日报》(2025年01月30日 第 05 版)
  通过多种形式的环保设施开放、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行动、绿色低碳科普宣传等,让公众更加了解环保、关注环保,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污水如何变成清水?餐厨垃圾怎么回收利用?寒假期间,一场现场生态教学活动让吉林省延吉市延河小学的20多名小学生大开眼界。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延吉市分局的组织下,孩子们深入环保企业,实地见证了污水和垃圾变废为宝的全过程,对于生态环保理念、技术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也在心中播撒下生态文明的种子。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已有2101家企业成为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共接待参访公众2.2亿人次。通过实地参观和亲身体验,公众在大屏幕前看到监测数据的实时变动,更加了解空气、水、声、辐射等领域的监测工作;在垃圾处理厂,人们近距离感受垃圾吊操作、垃圾车卸料、汽轮发电机发电等工艺环节,亲眼见证垃圾焚烧发电的全过程;进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厂,目睹废弃电器在流水线上被一步步分类拆解……这些近距离互动,不仅增进了公众对于生态环境管理的认识,也极大地激励了工业企业不断推动环境治理和绿色转型进程。

  令人欣喜的是,在此前开放生态环境监测、城市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等四类环保设施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近期发布石化、电力、钢铁、建材四类行业的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指南,鼓励四类行业用线下参观或云参观的形式向公众开放。这四类行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而且行业本身能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多,也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对象。推动新四类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将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公众的生态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激发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相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生态文明是全民共同参与、共同享有的事业,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多种形式的环保设施开放、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行动、绿色低碳科普宣传等,让公众更加了解环保、关注环保,有助于把绿色低碳、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直播、VR、云打卡等方式,创新环保宣传的方式方法,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切实体验到“看得见”的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提升全社会的环保素养和参与度,增强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自觉,汇聚起更强大的环保合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