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34|回复: 4

在矿区过年

 
发表于 2025-2-1 08:56: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矿区生活四十多年,犹如一场场不散的电影,尽管编剧导演主演是我自己,但场景不同,内容不同,镜头却新鲜,每一幕剧都让人怀恋,每一幕剧的尾声都值得记忆。
       以天空中飘舞的六出雪花为大幕布,由零星响起的鞭炮声做前奏曲,拿铺天盖地的红爆竹皮和满街的大红灯笼为背景,我体味着矿区年的变幻,当然少不了人间世事的思考。


放挂鞭

       放挂鞭,这是在莱芜老家对年下放爆仗的俗称。那些年月里,每逢过年,再拮据的家庭也得赶集买上几挂鞭炮,一是听听响声,镇镇邪气;二是鞭炮一响,呲呲穷气;三是期待美好,赶走晦气。
       几千年形成的放挂鞭风俗约定俗成,如洪流一般势不可挡。参加煤矿工作后,更是一发不可收。起初煤矿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每年的除夕夜,煤矿要在社区最高的楼上组织人员放鞭、点烟花。那份璀璨,留存脑海,年下就开始放电影。
       到了家庭,在使用炭炉子的岁月,不分地点不讲究场合地放鞭炮,年岁大些的孩子整挂地放,小孩子则装在口袋里一些摔爆仗过过瘾。尤其是到了晚上,转着圈划着弧的嘚嘚金火花四溅光亮显眼,是不错的点火方式,也成为乡下一景。我和弟弟出来最晚,直到满把的嘚嘚金燃烧殆尽,才摸黑回到家里,这时大街上放鞭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这些年,煤矿社区变化大,无论是使用液化气、煤气,还是天然气,社区都在宣传禁放鞭炮,以防出现引燃事故。可事与愿违,禁令如同虚设,你讲你的,我干我的。
       除夕前一天开启或许到正月十五前后,鞭炮声不绝于耳,你方唱罢我登场,只是苦了天天打扫红爆仗皮的卫生工,也惹烦了那些气管不好的老矿工。
       放挂鞭,欢度新年的心情都理解,却是没有禁止得了,这或许是潜意识里已经扎根。


拜个年

       岁岁年年景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
       每年,大年初一拜年雷打不动,即便雪铺大地行走困难,也没有阻挡拜年的脚步。
       但今年却是有了大的变化。李大娘年近九旬,一次跌倒,没能离开床铺,年前驾鹤西游;高大爷卧床几年,再也撑不住岁月褥疮的折磨,撒手人寰;张大娘在年前被女儿女婿接到了城里并在那里过年;郑大娘去了兰州看护孙子......这些,都是往年必不可少的拜年对象,今年却是不再去签到。
       时光的年轮飞速转动,煤矿走过六秩,已经明显的有点老态龙钟―-留驻社区的老人多了,社区走在变老的路上。
       记得多年前在老家,晚辈给长辈拜年,是成系列的。一大早,没出五服的大哥像领头羊,带着本家族一群小弟小侄子,挨门挨户去给老人拜年,浩浩荡荡,颇成规模,让本村人一看就是大家族,彰显其家族的威风和香火旺盛。
       而在煤矿,血缘关系没那么紧密了,自然将个拜年的习俗做了更改。常年走动的上下级、老家离得不远的老乡、关系要好的师徒、本家族连襟的父母大人......都成了拜个年的范围。
       磕上几粒瓜子,吸上一支烟,喝上一碗茶水,咀嚼一枚干果,便是拜年的回应。问问孩子,拉拉家常,约约酒场,或许已经延伸了拜个年的本质意义。


言辛苦

       往年,没有感受年的累,不仅仅是年龄原因。唯独今年,岳母摔伤后卧床半年,好歹年前才得以挪步;家人的身体也不利索。于是,一些活路压在了双方都排行老大的我和妻子身上。
       张罗擦玻璃、拆洗排气扇,组织进年货、炸年品,配料做酥锅,代老人走访知己的亲戚,以及预备年下这几日的来客招待菜肴,还得定制亲戚来访就餐的酒家餐厅,一件事儿都不能少!
       有时,妻子回到我们自己的小家,就想躺会儿。还说有时直不起腰,感觉浑身累得慌。
       私下里说,这个时候,多么希望有一句知心暖心的话,有人道一声:辛苦。即便是自己的至亲父母,即便是拿快六十岁的孩子仍然当孩子的父母。
       可是你的算盘打错了。
       放下笤帚就是抹布,写完酒店的建议餐单接着馏上那块牛肉……那些家务没有结束的时候。那些可干可不干的活儿,都是应该干的活儿,是没有辛苦可言的。


说再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母亲对于再见的说法变成了“拜拜”。
       吃完年夜饭,考虑到母亲的身体,想着让老人家早点休息,我便提议家人可以离开母亲的家,各自返程。至于看春晚,只能回家续上。
       记得去年,应该是大年初一上午聚会,平日里母亲一个人在家已经习惯,忽然之间多了八九口人,母亲既欢喜又难以支撑,终于还是在初一下午去拿了治晕的药。
20250128220826大年三十.jpg

       今年小年,我试着给母亲说,忙活完了,饭吃完了,拉会儿呱,就各自回家,您也休息休息。母亲听明白了我的建议,瞥了我一眼,但没有说什么。知母莫若子,我立马体会到了母亲的意思。
       一边是热热闹闹的家人欢聚场景,一边是母亲高高兴兴的面带倦意。母亲的事儿就是大事,她老人家的愿望,尤其是在过年这个时间段,尽量满足。我只好在“福群”(自家建立的微信群)里嘱咐家人: 尽量将手机音量设置为静音,尽量不要只顾自己的感受一个劲地刷抖音大声播放……于是,在母亲家里的这个年,欢庆而有秩序,喜乐而又体面。
       每当我们起身穿好衣服,母亲还是有点恋恋不舍地把儿孙送到门口,并说一句“拜拜”。我们也学着母亲的样子,给母亲道一声“拜拜”。


拿红包

       新年到来之前,我发现微信又多了一项服务功能:礼物。这使我想起了它的原功能:红包。
       多年前,记得在老家,那时还没有红包的概念,一挂鞭一把嘚嘚金几只摔爆仗,就算过年父母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不像现在这样子丰富,只要手里有钱,想买啥就买啥,想买啥就能买到啥。大年初一一大早,我来到社区近万平米的西部广场,那些铺满水泥地面的红红的爆竹皮以及放花之后的底座可以说明,估计很大成分的资金来源是孩子们拿到的红包包。
       我家孩子们小的时候,妻子是给侄儿侄女发红包的,拿到红包的一刹那,个个喜笑颜开,手拿红包得在屋里转一圈。才几年功夫,小孩子变成了大靓男大美女,至为关键的,就业上岗,都有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再给红包,就是一句客套话退之了。当然,女儿女婿的红包,是必须落实到位的。
       有好几年没在兼职的岗位上发红包了,今年大年三十,正好赶上兼职的中企互动平台晚值班。做完规定动作,在室外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想到了发红包。值班报酬的1/60作为基数,分成十几份运气红包,略表祝愿新春快乐的心意。大家并不在乎红包的大小,领了,说句新年快乐,收入囊中,可能都在忙年,到了初一早上,还有红包没领,我麻利地点开红包,犒劳一下一年来还算辛苦的自己。


贴窗花

       三弟三弟媳约伙我和妻子去矿区附近的农贸集市赶年集,想着购点稀罕物。一进入集市,几双眼睛便是一直在寻摸着路边摊,期待那份久盼的惊喜。
       在挑选一张大大的门字“福”时,妻子一眼就看中了制作漂亮的窗花。
       “福”字被抠出,凸出的样子昭示着新年的福气由此展开。周边是“新年快乐”“吉祥如意”的祝福语,鞭炮齐挂,鼓点震天,一派喜庆气氛。这个模式,不管处于哪个生肖年,都能卖得出去、请的到家的。这或许是商家的谋略。
       我的脑海里,翻腾起关于窗花的印记。
       最近的,是那年妮子结婚,妻子和闺蜜选择了大大小小十几张、好几种窗花,加上绿叶红花的串花和喜庆有余的红灯笼,营造了温暖谐和的场景。
       较远的,是过年和宣传科的同事一起,为去所在煤矿基层区队贴窗花的女工们录影录像。我手端相机“咔嚓咔嚓”,蔚文弟扛着摄像机拍摄,那些美好的瞬间都被一一记录下来。从前几天翻录的影像里,这才发现,我还被收录了镜头里呢,真叫人高兴。
       远些的,每逢过年,妻子都是去找岳大姐剪纸窗花。妻子回来说,岳姐手法巧妙,流线体一般,叠好红纸,三下五除二,一会儿,几份满意的剪纸窗花呈现眼前,让人拍手叫绝。
       年三十上午,我和妻子将窗子用湿布一擦,将窗花次序贴上,室外的阳光瞬间照在窗花上,大大的福字映红了脸庞,我俩相视而笑,共同庆祝这个已经到了跟前的年,祈福新的一年万事皆顺,吉祥如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 13:41:28 | 查看全部
岁岁年年景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 17:56:01 | 查看全部
草地兔 发表于 2025-2-1 13:41
岁岁年年景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

新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 09:07:23 | 查看全部
贴窗花
三弟三弟媳约伙我和妻子去矿区附近的农贸集市赶年集,想着购点稀罕物。一进入集市,几双眼睛便是一直在寻摸着路边摊,期待那份久盼的惊喜。
在挑选一张大大的门字“福”时,妻子一眼就看中了制作漂亮的窗花。
“福”字被抠出,凸出的样子昭示着新年的福气由此展开。周边是“新年快乐”“吉祥如意”的祝福语,鞭炮齐挂,鼓点震天,一派喜庆气氛。这个模式,不管处于哪个生肖年,都能卖得出去、请的到家的。这或许是商家的谋略。
我的脑海里,翻腾起关于窗花的印记。
最近的,是那年妮子结婚,妻子和闺蜜选择了大大小小十几张、好几种窗花,加上绿叶红花的串花和喜庆有余的红灯笼,营造了温暖谐和的场景。
较远的,是过年和宣传科的同事一起,为去所在煤矿基层区队贴窗花的女工们录影录像。我手端相机“咔嚓咔嚓”,蔚文弟扛着摄像机拍摄,那些美好的瞬间都被一一记录下来。从前几天翻录的影像里,这才发现,我还被收录了镜头里呢,真叫人高兴。
远些的,每逢过年,妻子都是去找岳大姐剪纸窗花。妻子回来说,岳姐手法巧妙,流线体一般,叠好红纸,三下五除二,一会儿,几份满意的剪纸窗花呈现眼前,让人拍手叫绝。
年三十上午,我和妻子将窗子用湿布一擦,将窗花次序贴上,室外的阳光瞬间照在窗花上,大大的福字映红了脸庞,我俩相视而笑,共同庆祝这个已经到了跟前的年,祈福新的一年万事皆顺,吉祥如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6 06:55:14 | 查看全部
在矿区过年(简约版)
  □ 张修东
  在矿区生活四十多年,犹如一场场不散的电影,镜头却新鲜,每一幕都让人怀念,每一幕都值得记忆。

拜大年

  岁岁年年景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每年,大年初一拜年雷打不动,即便雪铺大地行走困难,也阻挡不了拜年的脚步。
  以前拜年,一大早没出五服的大哥像领头羊,带着本家族一群小弟小侄,挨家挨户给长辈拜年,队伍浩浩荡荡,颇成规模。在煤矿,单位同事、老乡、关系要好的师徒……都被纳入拜年范围。进门嗑上几粒瓜子,喝上一碗茶水,嚼上几枚干果,问问孩子,拉拉家常,约约酒场,情感延伸,年味浓浓,其乐融融。

言辛苦

  往年没有感到过年的辛苦,今年岳母摔伤后卧床半年,好歹年前才得以挪步,家人的身体也不算好,于是,一些活路压在了排行老大的我和妻子身上。
  张罗擦玻璃、拆洗排气扇,组织进年货、炸年品,配料做酥锅,代老人走亲访友,以及预备年下这几日的来客招待菜肴,约定亲戚来访就餐的酒家餐厅,一件事儿都不能少!
  我俩累得回到小家就想躺着,直不起腰!这个时候,多么希望听到一句暖心话,有人道一声“辛苦”,可放下笤帚就是抹布,写完酒店的建议餐单,接着馏上那块牛肉……家务活儿没有结束的时候。

说再见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母亲将告别时常说的“再见”变成了“拜拜”。
  吃完年夜饭,考虑到母亲的身体,想着让老人家早点休息,我便提议家人可以各自返程了。
  去年大年初一上午聚会,母亲一个人习惯了,忽然之间多了八九口人,母亲既欢喜又难以支撑,终于还是在初一下午去拿了治头晕的药。
  今年小年,我试着跟母亲说,忙活完了,饭吃完了,我们拉会儿呱就回家,您也休息休息。
  一边是热热闹闹的家人欢聚,一边是母亲高高兴兴地面带倦意。我在“福群”(家庭微信群)里嘱咐家人:尽量将手机设置为静音,看电视、刷视频不要大声播放……于是,这个年过得欢庆而有序,喜乐又体面。
  离开时,母亲恋恋不舍地把儿孙送到门口并说一句“拜拜”。我们也学着母亲的样子给母亲道一声“拜拜”。

发红包

  多年前,生活不像现在这样丰富,只要手里有钱,想买啥就买啥,想买啥就能买到啥。
  孩子们小的时候,妻子是给侄儿侄女发红包的。拿到红包的一刹那,孩子们个个喜笑颜开,得在屋里转一圈儿。才几年工夫,小孩变成了大帅哥大美女,都有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再给红包,孩子们就不要了。
  好几年没在兼职的岗位上发红包了,今年除夕正好赶上值夜班,做完规定动作,想到了发红包。十几个微信红包,略表新春祝愿。大家并不在乎红包的大小,开开心心领了,说句“新年快乐”。

贴窗花

  三弟和三弟媳约我和妻子去矿区附近的农贸集市赶年集,想着买点稀罕物。一进入集市,几双眼睛便一直在寻觅着路边摊,期待惊喜。
  在挑选“福”字时,妻子一眼就看中了漂亮的窗花。窗花上镂刻着鲜红的“福”字和“新年快乐”“吉祥如意”的祝福语,喜庆热烈。
  我的脑海里,翻腾起关于窗花的印记。
  最近的,是那年妮子结婚,妻子和闺密选择了大大小小十几张窗花,加上绿叶红花的串花和喜庆的红灯笼,营造了温馨幸福的场景。
  较远的,是过年和宣传科的同事一起为煤矿基层区队贴窗花的女工们录像。我手端相机“咔嚓咔嚓”,蔚文弟扛着摄像机拍摄,那些美好的瞬间都被一一记录下来。从前几天翻录的影像里发现,我还被录入镜头了呢,真是惊喜。
  远些的,每逢过年,妻子都找岳大姐剪窗花。妻子说,岳大姐手巧,叠好红纸三下五除二就完工,剪出的窗花让人拍手叫绝。
  除夕那天上午,我和妻子将窗子用湿布一擦,将窗花贴上,室外的阳光瞬间照在窗花上,大大的“福”字映红了脸庞,我俩相视而笑,祈盼新的一年万事皆顺,吉祥如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