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回复: 0

漳河大鼓韵味足

发表于 2025-2-2 07:18: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年初一,湖北省当阳市淯溪镇林河村人声鼎沸,村民鲁家军的稻场上,小板凳一字排开,村民们有说有笑。
  “大鼓一敲响声声,唱唱咱们老百姓。婚丧嫁娶平常事,人到情到见真心……”黎红燕与三位搭档身着传统服饰,小步前行,吊起唱腔。在场的观众将目光齐刷刷聚集到他们身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戏”正式开始了。
  黎红燕是湖北当阳漳河大鼓传承人,她表演的大鼓作品叫《改期》,作品改编自当地发生的故事。
  “我们还创作了一批新曲目,既保留了传统的曲牌和说唱方言,又融入了声光电技术、舞美设计等现代元素。”表演结束,黎红燕对记者介绍,漳河大鼓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于当阳市漳河两岸的淯溪、慈化、河溶等乡镇,历史悠久。
  早些年,漳河大鼓也面临着传承人老龄化、技艺失传等困境。为了重新唤起乡亲对漳河大鼓的喜爱,近年来,漳河大鼓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
  “我们将漳河大鼓与板凳课堂结合起来,在板凳课堂上用漳河大鼓将国家政策、法律知识、乡风文明等事情与老百姓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创作新曲目。”黎红燕说,正值春节,返乡人多,他们几乎每天都会开展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
  “百姓身边的事情用大鼓唱出来也蛮有韵味,听着心里亲切,也记得住。”鲁家军凑过来接上话。
  黎红燕介绍,漳河大鼓如今已经进入了校园。学校开设了漳河大鼓课间操,组建了千人漳河大鼓说唱团队,并在年轻人中间选拔和培育传承人。
  有了年轻人的加入,漳河大鼓也“年轻”了。如今,漳河大鼓已经从一人表演发展到多人表演,也加入了乐队伴奏和伴舞。“创新形式和内容后,我们把漳河大鼓唱到了更多的地方!”再次登台前,黎红燕自豪地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