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回复: 0

在甘肃景泰,冰雪经济带动农民增收 曾经“猫冬”的农民,如今是“造雪能手”

发表于 2025-2-6 07:13: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6日 第 10 版)


  52岁的农民罗崇贵,家在黄土高原腹地的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

  前些年每到冬闲时,罗崇贵就“猫冬”。这几年一入冬,他就去离家不远的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工作,如今已是雪场的“造雪能手”。

  2019年,甘肃白银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由国家体育总局授牌。和罗崇贵一样,借助这个基地和基地配套建设的大众滑雪场,不少当地农民在这几年逐渐端稳了“雪饭碗”。

  晚上8点,气温已降至零下5摄氏度。罗崇贵戴好帽子、头灯和手套,走到造雪机附近,确认水管没有上冻,再和同伴打开4台造雪机。

  借助头顶的光,他不时根据风向调整造雪机角度,还会走进机器喷出的雪雾里,伸出胳膊检查雪质。回到临时休息的小木屋,罗崇贵的帽子和眉毛都结上了厚厚的冰碴子。

  “从现在开始,我们几个人每隔半小时就要出去看一下机器,调整造雪机角度。”他说,大家最担心夜晚风向会变,这样容易冻住造雪机。

  一提起造雪,平时寡言的罗崇贵瞬间就打开了话匣子。“来滑雪场工作前,我在家种地,有时在县城干装修。”他说,这几年,冬闲时他就来基地打工,离家近,每月还有4000多元收入。

  “老罗现在都是造雪班班长了,收入也越来越高。”罗崇贵的老乡、基地滑雪场主管寇明福说,这几年,本地一批农民从零基础起步,逐渐娴熟掌握了造雪技能。

  基地负责人朱继飞介绍,进入雪季,训练基地和大众滑雪场季节性用工有100多人,大都是周边地区的农民。“冰雪经济,正持续带动农民增收。”朱继飞说。

  (据新华社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