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立】月饼税收的不是税而是情
堂吉伟德
“月饼税”只是形象的表达,其本质是“个人所得税”,从法理上讲,其征收无可厚非。因为按照起征点原则,只要其个人收入超过了起征点就应当征收个人所得税。而一个人的收入总额,除了薪酬,还有红利、稿费及其各种实物折现。单位分发月饼折算成收入,高过征收门槛就应当收税。从这一点来说,无论是叫“月饼税”也好,叫“个人所得税”也罢,除了形象化和专业化的区别外,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但于情来说,这种征税又难以让人从情感上接受。事实上,月饼税并非今日才有,其征求已经超过十多年。从现实情况下看,真正征收的也在少数,因为按照自愿申报原则,单位发放实物很容易因为管理难度而没有被引起重视,也没有像薪酬那样处于严格的监控之中。尽管如此,实物折现被征个人所得税,旧话新提并引起公众的激大关注和舆论的热议,背后的社会心态就值得仔细琢磨。
一方面,这其实是对税收政策不满的一种表达。尽管中国税负是不是全球较高的国家之一没有定论,但收税种类的繁多却是不争的事实。在“让利于民”已经成为共识的当下,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过低,严重伤害了公众的情感。以之前的2000元起征点为例,尽管一些一线员工的收入,可能就仅在这个范围浮动,有些人甚至一月就交几元到几十元,贡献率极其有限,但由于起征点太低,使人有一种严重的被剥夺感。再对照高企的物价,仅相当于一瓶茅台的起征点,就像让“喝稀饭的穷人”去支援国家建设一样。这样的税收政策设置,显然与群众的期盼与诉求背道而驰,在情感上难以接受。
另一方面,这也表现出在低收入徘徊下的一种群体焦虑。之所以对税收政策的不接受,从根本上讲还是低收入造就的内心不平衡和难和谐。在当前,很多一线员工的收入并不高,他们被高房价,以及过高的教育和医疗费折腾不像样的情况下,不断上涨的物价,使收入严重缩水,一些人的生活状况越来越糟,处境越来越艰难,现在还针对所谓的月饼征税,很难理解。
更重要是,这种征税,实际上忽略了传统文化的需求,用冷冰的税收浇灭了公众的内心那种美好寄托。当人们正欢欣鼓舞共度佳节之时,不和谐的所征税征收无疑破坏了这种美好的心境。因此,相关部门应当知道,公众质疑的不是“月饼税”,而是想表达一种愿意,一种希冀,而这才是问题的根本。“透过月饼看心态”,这才是月饼税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