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彭冰 通讯员 籍红 今年43岁的关伟,是吉林石化公司电石厂氯碱氯磺化联合车间化工二班值班长。每次参加车间的重要会议,他都会把车间提出的“目标”仔仔细细记在本上,并全力以赴将其变成现实。 2024年初,车间为提升氯碱装置馏出口合格率,将“馏出口合格率稳定值达到98.5%以上”立为技改攻关项目。 作为攻关组成员,关伟组织班组员工认真监盘、细化常规操作,按时做好盐水质量、浓度、双碱含量等60余项工艺指标记录,及时为管理人员提供精准的指标变化依据,并随时根据负荷及配水流量变化,动态调整氢氧化钠、碳酸钠的流量,保证了盐水及双碱量浓度达标。 项目攻关过程中,关伟经过积极探索,提出了在老盐水化盐岗位加装双碱转子流量计的合理化建议,被车间采纳。自从加装上了流量计,老盐水双碱加入量能够有效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实实在在将馏出口合格率提高了1.2%。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车间全年平均馏出口合格率达到99.24%,远远超过了年初的目标值。 去年工厂大检修期间,氯碱装置首次迎来最长137天停车期,如何做好关键设备的保护工作,成为又一严峻挑战。尤其是180张电解槽离子膜,每张价值万元,车间提出了“180张离子膜‘零’更换”的目标。 关伟主动请缨,承担起保护电解槽离子膜的重任。在实施过程中,因装置从未有过这么久的停车经历,没有任何数据可依,他守在现场,反复琢磨,不断尝试,总结出了“30秒加碱操作方法”,可显著减少液碱对阴极槽的冲击。此外,他还总结出了“D175储存纯水方法”,能有效地将电解槽的阴、阳极纯水源分开,延长洗膜周期。 缘于关伟的精心操作和独特的保护方法,2台电解槽180张离子膜成功实现“零”更换,节约检修费用16.2万元。装置开车后,电解槽电流效率保持在95%以上,效率值未降低,离子膜保护任务圆满完成。 “只要坚持不懈努力,目标终会变成现实。”关伟说,把车间的目标变成现实,是他心底对企业的承诺,也是他工作20多年来的“执念”。 因为有了这个执念,关伟一步一个脚印,从操作人员走上了班组长、值班长的岗位,成长为氯碱装置的行家里手,多次获评吉林石化公司优秀班组长,并在2024年荣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