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东工人报》(2025年02月14日 第A4版)
油画家任业圣,1954年出生于山东济阳,1971年考入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山东艺术学院前身)油画专业,1985年进修于上海戏剧学院,长期执教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无论是其艺术作品所呈现的内涵丰富性,还是艺术经历所关联的时代性,都深深熔铸成为他作品价值的丰富内容和关键因素。作为油画科班出生并长期在艺术院校从事油画教学的任业圣教授,他以其丰富多变的艺术面貌和精彩纷呈的作品,生动地阐释了 “教学相长”和“艺术长青”。
上世纪80年代,是任业圣反复在印象派和野兽派之间下功夫、找突破口的特殊阶段,也是他佳作迭出、引得艺术界多次聚焦的阶段。除了野兽派风格的《看戏》,印象派中闪现着野兽派特质的《女收割机手》和《山区女孩》也频繁入选华东六省一市美术展和山东风情画展,同时发表于专业期刊。《女收割机手》更是成为《山东画报》的封面作品。任业圣追求的是艺术本真与自我之本真,也正因如此,他才特别在意艺术表达时的舒适度。多年来的孜孜以求,艺术已成为他生命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自己的艺术,他将目光投射在了中西方艺术作品和理论著作中。作为非常考验个性化精神与情感表达的艺术呈现,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就给出了精准的指导意见:“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经过20余年的持续吸收与转换,任业圣最终从马蒂斯、德库宁、卢奥等艺术家的作品中找到适合自己心性表达的语言。并且他还发现,这几位艺术家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法,与中国绘画倡导的“气韵生动”“畅神”“神韵”等绘画精神,有着非常丰富的链接,同时跟徐渭、王铎、傅山等人的书法气脉相应,让他在探寻中西方艺术的融通中找到了一个适合他的衔接点。终于,在1997年左右,任业圣的油画作品呈现出来与众不同的艺术面貌。其中以《家园》系列作品为其个人艺术语言成熟的第一阶段标志。1998年,油画作品《山水》入选文化部和中国油画学会主办的 “中国山水、油画风景展”隆重展出于中国美术馆,同时收录于该展览的大型画集。1999年,由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 “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任业圣的巨幅力作《家园》,在山东预选展中评为一等奖,并成功入选全国展,同时被收录于展览画册。2000年《太和图》入编中央美院、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联合主编的大型史料画集 《今日中国美术》。2002年油画《家园二》入选 “纪念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60周年”全国美展,并获山东展区铜奖。2004年油画 《农家》入选 “十届全国美展”山东预选展获三等奖。2005年油画 《行云流水》入选 “山东油画风景展”获优秀奖。至此,任业圣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面貌,已被国内艺术界广泛熟知,学术界也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作为一位擅长西方艺术语言的中国油画教授,他熟知油画的历史和各流派的代表艺术家,更熟知油画进入中国四百来年的演进与发展。而他所求学和长期执教的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以李超士、戴秉心等有着留学背景的著名艺术家作为学术奠基人,关友生、黑伯龙等颇有名士风度的国画大家也同样执教于此,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中国在这里都有着深厚的基础。虽然因为年龄与学科的关系,任业圣并没有受到以上几位先生的亲炙,但因他们而形成的良好学术氛围,也极大地助力任业圣的自我突围与蝶变。如果说系统的西画学习是他深植的根,那么如饥似渴地从中国文化典籍和国画经典代表作品中所吸取的营养,让他“援艺求道”的同时“以艺释道”则形成了他如今艺术作品的魂。 王振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