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回复: 0

碎瓦成画,捡拾时光

发表于 2025-2-25 14:08: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光影风华】
  阳光洒落,四川通江西郊村新农居墙上的画面,在光影映衬下仿佛流动了起来。青灰砖瓦叠作山峦皱褶,陶瓦残片聚成水波纹理,五代董源《江堤晚景图》的意境,在一面混凝土墙面上悄然复现。
  广州美术学院学生何彦润在导师齐喆的指导下完成了这幅作品,并为之取名《乡皴法》。“皴法是中国山水画中表现山石和树木表皮纹理的一种技法。”何彦润介绍,他利用旧民居的砖瓦表现皴法,是想要强调传统乡村在中国山水艺术与人文精神中的重要地位。
  这个总爱在废墟里弯腰的年轻人,说自己在“捡拾时光”。“老屋关联着过去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是乡土传统的一个落脚点。”何彦润利用这些旧建筑的残片,为新民居增添一丝艺术气息。
何彦润的墙画作品《乡皴法》创作前后对比。受访者供图
何彦润就地回收旧村居的建筑残片,用于作品创作。受访者供图
  起初,何彦润计划直接将收集来的砖瓦石块拼贴在墙上,但村民提醒墙的承重能力有限,无法承受如此重的材料。最终,他请工厂将材料厚度磨至2厘米,才将其投入使用。何彦润感念村民给他的帮助和建议:“如果说白墙是宣纸,砖瓦是墨迹,这幅画作便是我和村民共同绘就的。”
  (光明日报记者殷泽昊 光明日报通讯员马嘉仪采访整理)
  本期选题支持:刘平安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25日 12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