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彭冰 通讯员 谭欣洁 齐浩彤 “这根就是分子筛再生加热器液位计的伴热管,巡检时一定要测量好对应疏水器的温度。温度不达标,容易引起液位指示不准,严重时会影响分子筛的再生工况。”2月28日,在吉林石化化肥厂,合成氨车间化工班长王巍一边巡检,一边给徒弟讲解。 利用巡检时机,对照实物“授课”,是该厂培训员工的方式之一。近年来,该厂通过精进专业技能、个性规划引导、实战锻炼提升等举措,不断提高员工技术技能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工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线上线下融合,精进专业技能。该厂搭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专业技能培训平台。在线下培训中,针对操作人员,结合年度培训和“全岗通”培养计划,围绕工艺流程、装置应急等专业基础知识,采取课堂讲授、桌面推演等形式,组织日常培训;针对管理人员,主要开展以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业务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培训,确保培训内容贴近实际。在线上培训中,该厂借助培训平台、车间大屏幕滚动播放视频课件,以便员工利用“碎片时间”学习。 个性规划引导,助力职业飞跃。该厂注重个性化培养和岗位互学培养。对于新入职员工,结合其学历层次、所学专业,量身制定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其快速融入企业、实现职业成长。同时,推行AB(C)岗培养计划,鼓励员工跨岗位学习与交流,不断拓展业务范围,提升综合素质。 实战锻炼提升,强化领导效能。该厂为管理干部专门制订了“领导力”培训计划,一方面强化管理干部的沟通协调与决策能力,一方面组织管理干部参与技术攻关和技术改造,以干促学,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空分(公用工程)车间在装置复产关键期,组织技术骨干深入一线参与调优,成功解决氮压机出口回流阀故障问题,确保了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为确保人才培养效果,我们针对不同层面人员,分阶段、分频次组织素质提升考试,并将考试结果与薪酬分配、履职能力评估、年度考核挂钩。”该厂负责人表示,未来该厂还将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和内容,通过深入推进员工素质提升工程,持续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人才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