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回复: 0

京津冀联合发布“3·15”消费提示 警惕代诉陷阱

发表于 2025-3-6 19:28: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杜燕)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为保护京津冀三地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共筑满意消费,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了解维权渠道,警惕代诉陷阱,避免“维权反被坑”。  了解维权渠道,关注维权时限  在消费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纠纷。为了有效维护自身权益,消费者应了解自行和解、人民调解、向有关部门投诉、仲裁、诉讼五种维权渠道,合理选择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同时注意维权时限,消费者发生消费纠纷时,要尽早保存证据依法进行维权,在权益受损3年内向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提出投诉。消费者购买商品依法享有维修、更换、退货的权利,“三包”期自消费者收到商品之日起计算,需要经营者另行安装的商品,有效期限自商品安装完成之日起计算。  警惕代诉陷阱,避免“维权反被坑”  消费纠纷发生后,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反映维权诉求。部分机构常以“专业维权”“十倍赔偿”为噱头,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进行投诉,期间极易发生泄露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用于非法牟利,或者后期以材料费、疏通关系等名义层层加价,利用消费者焦虑心理骗取钱财等情况,导致消费者维权受到二次伤害。提示消费者务必拒绝要求预付代理费、签署“风险协议”的机构,警惕声称“内部有关系”“百分百胜诉”的虚假承诺,避免落入职业代诉机构的陷阱。  净化维权环境,保护合法权益  建设安全、放心、和谐的消费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当前政府及有关部门正加大力度整治借投诉举报牟利、扰乱市场秩序等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对通过夹带、掉包、造假、篡改商品生产日期、捏造事实等方式骗取经营者的赔偿或者对经营者进行敲诈勒索的,不仅不受法律保护,还有可能触犯有关法律法规,甚至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提示消费者在进行投诉时,务必提供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具体投诉诉求以及准确的消费者权益争议事实,以便有关部门及时调处您的纠纷。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指出,消费者权益保护不仅仅聚焦在“3·15”这天、这月,而是天天“3·15”。唯有消费者理性维权、社会协同治理,方能营造公平有序的消费环境。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加强市场秩序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