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5年3月7日新闻综合

 楼主| 发表于 2025-3-7 14:18:00 | 查看全部
中工网评论员 张雪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很快,“发放育儿补贴”的词条便冲上了社交媒体的热搜,且热度居高不下。不少网友留言表示:“实实在在的好政策,要狠狠落实”“希望快点推进”……

人们对“育儿补贴”何以如此反响强烈?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这切中了近年来存在于一些育龄家庭中的“不敢生”“生不起”等痛点。对一些人而言,生育带来的成本和压力并不只是“怀胎十月”,而是贯穿生育、养育、教育的长期过程,会影响家庭多年的经济支出、生活计划和安排,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等。这些现实问题的存在,让不少育龄夫妻对“生儿育女”望而却步。

如今,“发放育儿补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让人们看到了国家对生育问题的关切和重视,其引发热议也反映出人们对“真金白银”的生育友好政策的期待。事实上,近年来,已有不少地方在育儿补贴措施方面积极行动,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在四川攀枝花,二孩三孩家庭每月每孩可领取补贴500元,直至孩子3岁;在湖北孝感,符合政策生育二孩、三孩且子女在本地落户的家庭,每月分别享受300元、500元育儿补贴,直至幼儿满3周岁;黑龙江哈尔滨对符合条件的二孩、三孩家庭,每月分别给予500元和1000元育儿补贴……这些实践为育儿补贴的全面推行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当然,一项“育儿补贴”,不能解决育龄家庭的全部压力。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更多精细的、有针对性的生育支持措施和政策,真正为生育减负、为幸福加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7 14:18:50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世光 通讯员 王天驰

记者从龙江森工集团2025年工作会议暨第一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获悉,2025年,龙江森工集团将秉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战略主线,全力构建独具森工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年,龙江森工集团将持续深入开展林长制标杆创建工作,目标是打造10个林长制示范林业局公司和100个示范林场(所),进一步完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共建共管模式,全面推行森林经营工程化、矢量化、数字化管理以及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并将高质量完成94.54万亩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任务,努力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

此外,在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方面,龙江森工集团将确保林粮种植面积稳定在570万亩以上,实现粮食产量31亿斤,稳定中药材种植面积60万亩,加快推进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全力打造全省最大的刺五加生产、加工、研发和销售基地。同时,将稳定扩大生态养殖规模,继续实施“强加工”计划,夯实“一场一品”“一局一业”基础,持续推动“鹅”“蜂”“麻”“籽”“树”“药”“参”“果”“葱”等“九个一”产业项目落地见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7 14:19:04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孟华

近日,首钢矿业公司运输部以“温情三月忆初心 志愿服务我先行”为主题组织青年党员志愿团队赴唐山康复教育中心开展雷锋月志愿服务活动,为残疾儿童送去温暖与关怀。

志愿团队参观了康复教育中心的教学环境和设施,详细了解了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随后,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开展了制作书签、体育游戏等互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且温馨。活动中,志愿者们还向唐山康复教育中心康训科的儿童捐赠了绘本书籍、文具用品、玩具等爱心物资,希望孩子们能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看到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们感到非常欣慰。”党员志愿者陈甜说道。此次雷锋月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让残疾儿童感受到了关爱和温暖,也展现了首钢矿业青年党员的良好精神风貌和社会责任感。

“首钢矿业运输部将以雷锋月活动为契机,持续关注和支持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首钢矿业运输部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齐晓辉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7 14:19:16 | 查看全部
文/羊城晚报记者 廖梦君

3月3日,全球现制饮品巨头蜜雪冰城正式登陆港交所,以一场资本市场现象级表现打破行业“魔咒”。上市首日,其股价高开29.38%,盘中最高涨幅超45%,最终报收290港元/股,较发行价202.5港元暴涨43.21%,总市值接近1100亿港元,成为港股消费板块的耀眼明星。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现制茶饮企业上市首日涨幅纪录,更终结了此前同行“上市即破发”的尴尬历史。

“蚂蚁雄兵”策略扎根下沉市场

蜜雪冰城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用20余年筑起的供应链护城河。记者了解到,截至2024年9月,其自建五大生产基地年产能达165万吨,覆盖糖、奶、茶等七大类原料,蜜雪冰城提供给加盟商的饮品食材超过60%为自产,其中核心饮品食材100%自产;仓储网络覆盖中国31个省份及海外四国,97%门店实现冷链覆盖,90%县级区域12小时内触达。通过全球采购网络,蜜雪冰城将柠檬等核心原料成本压至行业均价的50%-80%,较同行业降低20%以上,支撑起“6元一杯”的极致性价比。

从终端零售数据来看,2023年全年及2024年前九个月,蜜雪冰城的门店网络分别实现饮品出杯量约74亿杯、71亿杯,以及478亿元和449亿元的终端零售额。应该说,蜜雪冰城以“蚂蚁雄兵”策略在下沉市场构建了“基础设施级”网络——三线以下门店占比57.2%,覆盖4900个乡镇,数量超过第二名至第五名之和。这种毛细血管式的渗透,使其在消费周期中保持抗风险能力。

“雪王”IP颠覆品牌气质

2018年,“雪王”IP的横空出世彻底改变了蜜雪冰城的品牌气质。头戴皇冠的雪人形象与《蜜雪冰城甜蜜蜜》洗脑神曲,在短视频平台创下超30亿次播放量,将品牌从“街头小店”升级为年轻群体的文化符号。此后,蜜雪冰城持续通过动画、衍生品和跨界联名强化IP影响力,并孵化出定价5元-10元的咖啡品牌“幸运咖”,构建“茶饮+咖啡+零售”的生态矩阵。

近两年,新茶饮行业曾深陷“规模陷阱”——奈雪的茶上市后市值缩水超80%,茶百道、古茗虽登陆港股但市值总和不足蜜雪冰城一半。蜜雪冰城的突围,揭示了一条差异化路径:拒绝资本催熟,用长期主义换生存空间。

不过,蜜雪冰城的成功并非高枕无忧。招股书显示,其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速较2023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单店销售额增速亦从2022年的4.9%放缓至2024年的1.4%。随着三线以下城市覆盖率逼近84%的乡镇空白区,国内市场增量空间收窄;而在东南亚市场的先发优势正面临喜茶、霸王茶姬等品牌的贴身围剿。

此外,新茶饮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提升,蜜雪冰城若无法在品质与创新上持续突破,或陷入“低价内卷”困局。其市盈率23.21倍虽高于同行,但能否支撑千亿市值,仍取决于全球化故事的真实成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7 14:19:26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书闻

为积极响应中央关于推进AI等前沿技术发展的战略规划,切实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对国企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及海南省委、省政府“向数图强”的战略部署,海垦科技集团于近期正式引入并部署DeepSeek应用。旨在凭借这一创新技术,加速海垦集团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步伐,助力海垦集团更快更好地成为全国农垦改革的标杆与创新示范,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增添强劲数字动能。

不久前,海垦科技集团旗下金垦赛博公司技术团队顺利完成DeepSeek-R1版本的本地化部署。技术团队积极探索其在海垦集团业务中的实际应用,在经营数据分析、企业知识库搭建以及土地“一张图”平台等领域已初显成效。通过搭建企业级知识库,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借助DeepSeek不断优化海垦土地“一张图”数据平台功能,用户得以迅速获取特定区域作物种植详情;以财务数据为起点,对本地化部署的DeepSeek展开模型训练,未来有望实现对企业收入、成本、利润等关键指标数据的实时分析,并自动生成经营分析报告。

海垦科技集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计划依托DeepSeek技术,进一步深化海垦集团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不仅要实现财务数据的实时分析,还将逐步整合其他产业数据,构建海垦专属的企业经营管理大模型,打造海垦集团经营管理“一张图”,全方位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水平。同时,实时分析全链条生产经营数据、市场动态以及政策信息,及时生成风险预警与优化建议,为海垦集团在决策支持、财务管理提升、精准营销以及供应链管理优化等方面,提供智能化辅助支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7 14:19:38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书闻

为积极响应中央关于推进AI等前沿技术发展的战略规划,切实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对国企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及海南省委、省政府“向数图强”的战略部署,海垦科技集团于近期正式引入并部署DeepSeek应用。旨在凭借这一创新技术,加速海垦集团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步伐,助力海垦集团更快更好地成为全国农垦改革的标杆与创新示范,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增添强劲数字动能。

不久前,海垦科技集团旗下金垦赛博公司技术团队顺利完成DeepSeek-R1版本的本地化部署。技术团队积极探索其在海垦集团业务中的实际应用,在经营数据分析、企业知识库搭建以及土地“一张图”平台等领域已初显成效。通过搭建企业级知识库,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借助DeepSeek不断优化海垦土地“一张图”数据平台功能,用户得以迅速获取特定区域作物种植详情;以财务数据为起点,对本地化部署的DeepSeek展开模型训练,未来有望实现对企业收入、成本、利润等关键指标数据的实时分析,并自动生成经营分析报告。

海垦科技集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计划依托DeepSeek技术,进一步深化海垦集团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不仅要实现财务数据的实时分析,还将逐步整合其他产业数据,构建海垦专属的企业经营管理大模型,打造海垦集团经营管理“一张图”,全方位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水平。同时,实时分析全链条生产经营数据、市场动态以及政策信息,及时生成风险预警与优化建议,为海垦集团在决策支持、财务管理提升、精准营销以及供应链管理优化等方面,提供智能化辅助支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7 14:19:49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友婷

近日,中广核AI大模型已完成DeepSeek的全面接入,实现了DeepSeek模型的本地化部署。“中广核AI大模型基于国产算力底座,全面接入DeepSeek后,运行稳定,可支撑深达近百层的模型推理,大幅提升模型计算能力与数据处理速度。”中广核智科公司数字化应用主任工程师姚全兵谈到,通过整合中广核内部的海量数据资源,中广核AI大模型已完成涵盖核能、新能源和其他产业领域的18个数据集,构建了更安全、更智能的企业级AI中枢,实现了对复杂问题的精准理解与高效处理,也显著降低了使用成本。

中广核AI大模型已成功上线13个典型应用,完成了核电备件库存、辐射防护、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场景应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7 14:19:59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冬梅

中国海油3月6日宣布,北部湾涠洲10-5油气田获高产油气流,日产天然气37万立方米、原油102吨,成为该盆地首个花岗岩潜山油气发现,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该油气田位于南海北部湾海域,探井钻遇油气层283米,完钻井深4840米。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历经40余年勘探,整装油气田开发难度递增。中国海油近年来聚焦潜山成储理论及关键技术攻关,锁定近洼断裂带实施钻探,推动潜山成为储量增长点。

花岗岩潜山勘探面临成储机制复杂、岩层分布不明等难题。科研团队通过构造解析、地震反演等技术明确花岗岩分布规律,结合地球物理预测锁定储层发育区,并创新钻井工艺实现储层保护,最终突破勘探瓶颈。

中国海油首席执行官表示,此次发现进一步夯实油气资源基础,将助力保障能源稳定供应,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7 14:20:10 | 查看全部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戴小河、农冠斌)中国海油3月6日宣布,旗下位于我国北部湾海域的涠洲10-5油气田获得高产油气流,标志着北部湾盆地古生界潜山油气勘探获重大突破。

涠洲10-5油气田位于南海北部湾海域,距离广西北海市约75公里,平均水深约37米。探井钻遇油气层283米,完钻井深约4840米。经测试,此井日产天然气约37万立方米,日产原油约102吨,成为北部湾盆地首个花岗岩潜山油气勘探发现。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是中国海域勘探程度最高的凹陷之一。经过40余年的勘探开发,发现整装油气田的难度逐渐增加。近年来,中国海油加强复杂潜山成储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潜山成为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储量新增长点。

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南海西部石油研究院院长范彩伟说,涠西南凹陷是北部湾盆地油气最富集的凹陷,开展花岗岩潜山成山、成储、成藏研究攻关,优选成藏条件最有利的近洼断裂带实施钻探,有望实现勘探突破。

中国海油首席执行官周心怀表示,近年来中国海油在我国多个海域获得多种类型潜山的大中型油气发现,进一步夯实了公司的油气资源基础。此次在北部湾盆地探获勘探发现,将有助于保障油气资源的稳定供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7 14:20:19 | 查看全部
新华社杭州3月6日电(记者郑可意、林光耀)6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甘肃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首个线路标段在浙江杭州富阳区正式动工建设。

甘浙特高压工程起于甘肃省,止于浙江省,全长约2370千米,输电容量达800万千瓦。其中,浙江段线路长约219.16千米,涉及新建铁塔456基。

作为第四条落地浙江的“西电东送”工程,甘浙特高压工程将有效促进西部“沙戈荒”大基地清洁能源外送,缓解华东地区电力供需矛盾,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电力保障。

据悉,甘浙特高压工程采用的柔性直流技术具有调节灵活、稳定性强、适应性强等优势,能有效解决新能源并网带来的波动性问题,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一技术的应用,标志着我国在特高压输电领域的技术创新迈上新台阶。

工程投运后,每年可输送电能约360亿千瓦时,占浙江省全年总用电量的约6%。其中,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力超212亿千瓦时,可替代640万吨燃煤、减少1700万吨碳排放,相当于植树造林约50万公顷,为浙江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发展转型作出重要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