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5年3月10日新闻综合

 楼主| 发表于 2025-3-10 14:07:13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和长期支持,让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安心谋发展的“定心丸”。

民营企业是伴随改革开放伟大历程蓬勃发展起来的。据统计,1978年,全国个体工商户仅14万户,1989年私营企业的登记总数也仅为9.05万户。到了今年1月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已经超过5670万户,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草根经济”发展成如今撑起中国经济的“参天大树”。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长久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民营企业高度重视,就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持续释放,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随着“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实施,消费需求进一步提振,这为民营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各项改革部署……种种举措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坚强的保障。只要抓住机遇,民营经济就能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不可否认,当前民营经济在发展中仍有一些困难,但这些困难是能够克服的。近期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把握我国发展大势,科学研判形势,直击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认真落实各项纾困政策”“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这些政策措施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风险机遇共存,挑战孕育新机。决定未来前景的是解决困难的办法与决心,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我国民营经济定能实现更大发展、登上更加广阔的舞台。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无比光明,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吴佳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0 14:07:26 | 查看全部
原标题:让改革所向与群众所盼更好契合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改革”成为高频词。改革,不仅是文本里的高频词、关键词,更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新变化,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当代中国的脉动。

“委员通道”上,周岚委员讲述了城市更新项目的实践。在她看来,城市更新有温度,改革便民、利民、安民,需要政府发动老百姓和经营主体积极参与,让大家来提意见、讲需求、出主意。

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近28万个,惠及1.2亿居民。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让城市更有韧性更宜居,保护城市历史文脉,提升城市的竞争力。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打开的发展新天地,正是我们的生活新空间。

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代表委员用心用情履职尽责,让改革所向与群众所盼更好契合,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热情,有利于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动能和治理效能,助推改革向纵深推进。

围绕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相关改革,求解县域教育之困,杜海峰委员带着课题组多次赴陕西宁强县调研,走访17所中学,收回1万余份有效问卷。今年全国两会,他把调研成果转化成了“优化西部县域教师编制管理”等建议,旨在为改革建言、为决策提供参考。

从“新农人”到“兴农人”,张忠山代表来自甘肃农村,老百姓的所思所盼、改革发展的好点子都在心里。他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了解农民群众在产业发展、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困难与诉求。今年,他围绕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支持、乡村产业融合的资金扶持等方面提出建议。

会前,代表委员脚踩在泥里、身沉在一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形成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和提案;会上,通过制度安排和畅通渠道为民发声;会后,相关意见建议通过部门办理,化为政策措施。民主程序的有效运转,让基层声音直达中央,改革因此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今天的中国,互联网打破时空限制,让更多人能够深度参与改革。政务平台上,基层群众通过人民建议征集渠道提交建议;社交媒体里,各类建言话题汇聚起跨越地域、职业、年龄的民声民智。老百姓一旦打开“话匣子”,往往就能激发出改革“好方子”、发展“金点子”。

在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搞改革,不仅面临各种困难挑战,而且对于怎么改革,不同群体可能有不同意见、看法。包括全国两会在内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把意见建议收集上来、把改革精神传达下去,能够进一步营造改革的浓厚氛围、凝聚攻坚的强大合力。

罗文江代表对“以改革突破带动发展突围”信心满满,“我们将努力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等方面探索更多创新经验。”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在代表委员往来奔波的足迹里,在共建共治共享的互动里,可以看到实打实的改革成效,看到美好生活的广阔前景。(周珊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0 14:07:37 | 查看全部
中工网评论员 郭振纲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深化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赋予用人单位更大自主权,推动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和交流。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进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切实保障劳动者工资发放,清理整治欠薪,坚决纠正各类就业歧视。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上述内容,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息息相关。把上述任务落实到位,对于提升劳动者的职业素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打造一支与发展新质生产力契合的新型劳动者队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就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要求就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出总体思路和系统方案,为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017年印发的《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提出,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产业工人素质,畅通发展通道,依法保障权益,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2024年10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提出,以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各级工匠人才为引领,带动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

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是“产改”贯穿始终的目标任务。以此为指引,党和政府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大力提高高技能领军人才待遇水平;改革职称评审办法,贯通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强化职业培训,建设新时代工匠学院。针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持续不断补短板、通堵点:加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厘清劳动法律关系边界,开展职业伤害保障;破除就业歧视,促进劳动者平等就业、高质量充分就业;提升社会保险覆盖面,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一步深化,劳动者的职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前景。

建设一流技术工人队伍,深化“产改”是抓手。工会牵头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抓总推进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落地。今年,全国总工会围绕中心大局,突出主责主业,创新实施“559”工作部署,聚焦打基础、利长远,创新实施5大工程;突出解难题、补短板,积极开展5大行动;突出抓落实、求成效,认真做好9方面工作。其中,在实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程中明确提出,履行牵头抓总职责,实施企业深化产改助推计划,有力保障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推进、向高水平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工”声音,是对深化“产改”的再部署,也是对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的再赋能。我们要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快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让他们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0 14:07:50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玺 通讯员 张娅 胡晓磊

3月7日,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钻采工程研究院工会精心策划“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活动,涵盖地质油藏、采油工艺、完井工艺等12个专业领域的50余位科研女将兴致勃勃投身其中,通过制作土耳其马赛克灯这一传承久远的工艺,将油气田开发的三维空间思维与马赛克灯的平面构成艺术进行跨界融合。

在马赛克灯专业老师现场示范下,大家精心设计排版,每一片玻璃的摆放都凝聚着巧思与匠心。手中的镊子犹如灵动的画笔,将玻璃片小心翼翼地镶嵌成精美的图形,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美的追求。

奋战在完井工艺技术前沿的职工季菊香说:“看着这些原本零散的玻璃片,在自己手中缀合成美轮美奂的灯具,就如同解构海量数据,发现超乎想象的价值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0 14:08:06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书闻

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建筑世界里,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告别红妆,身着工装,用坚韧与智慧撑起了施工建设的“半边天”。她们是建筑工地的铿锵玫瑰,是城市发展的幕后英雄。近日,中铁四局椰风路一期项目经理部组织开展“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慰问活动,向这些奋战在一线的巾帼英雄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展现她们别样的风采。

为了让女工们度过一个温馨难忘的节日,中铁四局精心准备了鲜花、牛奶、水果等节日慰问品。女工们手捧鲜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平日里被安全帽压乱的头发此刻也显得格外柔美,她们的笑容如同工地上的阳光,温暖而耀眼。

慰问活动中,女工们表示:“虽然工地上的工作很辛苦,但每当看到自己参与的项目稳步推进,心里就充满了成就感。”她们的言语中透露出对工作的热爱与自豪,也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独立、自信、坚韧的精神风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0 14:08:19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国 通讯员 周科

记者从渝万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获悉,3月8日10时许,随着最后一次爆破作业顺利完成,由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渝万高铁双流村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全线隧道施工进入攻坚阶段。

双流村隧道位于重庆市涪陵区,为单洞双线隧道,受不良地质条件影响,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建设团队采用“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成环、勤量测、快衬砌”的方针组织施工,科学配置先进机械设备和检测仪器组合配套施工方案,结合动态监测技术精准控制,成功攻克了浅埋大断面施工围岩变形、失稳塌方等难题。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累计优化工艺工法6项,实现安全质量“零事故”目标。

据悉,项目建成通车后,将促进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主城都市区便捷联系,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对更好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实施,助推“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联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0 14:08:33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静 通讯员 邱强 梁晨蕊

日前,随着北流跨G59呼北高速特大桥112号墩最后一根20米桩基成功灌注,由中铁二局承建的玉岑铁路桩基施工全面告捷,标段内3744根钻孔灌注桩全部完成,标志着项目全面转入桥梁下部主体结构建设阶段,为项目整体推进按下“加速键”。

玉岑铁路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市境内,线路西接南玉铁路玉林北站,出站沿北流市呈西南向东北走行,依次上跨G59呼北高速、X203县道、北流连接线、民乐镇工业大道、G324国道后,终点至容西镇附近,线路全长20.793千米。设计速度350公里每小时,线路全长111公里。

自2022年12月项目启动以来,项目团队先后克服地质、超长桩等一系列难题,顺利完成桩基施工。

据悉,作为南深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加强广西与大湾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人员往来和资源共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大湾区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0 14:09:09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甘皙 通讯员 高玉涛

为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激发女职工奋进力量,3月7日,中建八局陕西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举办“同筑·菁彩说”阅读主题活动。全体女职工齐聚一堂,共享书香与智慧,彰显新时代女性风采。

3位女职工代表结合工作与生活,聚焦职场坚守与自我突破;打破思维局限,勇于追求职业理想;用积极心态面对挑战等方面分享读书感悟。

随后,特邀健康专家以“两癌筛查健康管理”为主题开展讲座,从压力管理、饮食调理到运动建议,为女职工送上实用“健康锦囊”,现场互动热烈。

此次读书活动以阅读为纽带,以健康为支点,为女职工搭建了交流思想、提升素养的平台,进一步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与归属感。多年来,中建八局陕西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始终将女职工发展纳入企业人文建设核心,构建“成长有平台、权益有保障、价值有彰显”的全周期关怀体系。未来,公司将持续关注女职工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助力每一位“铿锵玫瑰”在职场与生活中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0 14:09:13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甘皙 通讯员 高玉涛

为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激发女职工奋进力量,3月7日,中建八局陕西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举办“同筑·菁彩说”阅读主题活动。全体女职工齐聚一堂,共享书香与智慧,彰显新时代女性风采。

3位女职工代表结合工作与生活,聚焦职场坚守与自我突破;打破思维局限,勇于追求职业理想;用积极心态面对挑战等方面分享读书感悟。



随后,特邀健康专家以“两癌筛查健康管理”为主题开展讲座,从压力管理、饮食调理到运动建议,为女职工送上实用“健康锦囊”,现场互动热烈。

此次读书活动以阅读为纽带,以健康为支点,为女职工搭建了交流思想、提升素养的平台,进一步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与归属感。多年来,中建八局陕西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始终将女职工发展纳入企业人文建设核心,构建“成长有平台、权益有保障、价值有彰显”的全周期关怀体系。未来,公司将持续关注女职工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助力每一位“铿锵玫瑰”在职场与生活中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0 14:09:25 | 查看全部
中国日报网3月9日电(记者 李海鹏)2025年全国两会引发众多外企热切关注。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集团中国东北亚总代表本间哲朗在接受中国日报网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松下愿紧跟中国发展步伐,持续推广立足中国本土的科技创新,为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出贡献。

本间哲朗表示,中国有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对新技术接纳能力强,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给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了更广更深的机会。中国领先的IoT、AI、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等可持续能源等方面的技术和理念,都将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也看到中国正在积极推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并启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这一战略举措预示着传统产业将迎来一场由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应用驱动的深刻变革。从传统的工厂模式转变为智能工厂,从基础的加工制造步入数字化与智能化的融合时代,这一进程正在不断加速。” 本间哲朗说。

本间哲朗提到,自己也关注到,近期中国政府发布了《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其中提及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要求。从中能够看出中国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的决心,相信也将为促进中日经济的深化合作起到积极促进意义。

“松下作为一个全球化的企业,供应链和业务网络遍布世界各地,我们不断寻求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供应商、制造商和业务伙伴合作,以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当今时代,中国越发凸显出稳定、可靠、灵活的供应链优势。中国供应链的稳定,关系着松下以及许多外企的发展。松下将会一如既往的深耕中国市场,不断推动中国本土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本间哲朗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