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4|回复: 0

北京互联网法院:AI虚假广告涌现 消费者易“踩雷”

发表于 2025-3-14 06:18: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13日从北京互联网法院获悉,随着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利用AI技术炮制AI虚假广告、利用大数据进行虚假营销等情况逐渐涌现。其中,AI、算法应用降低虚假宣传成本,消费者易“踩雷”。

  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仪军表示,2018年9月至2025年2月底,北京互联网法院受理涉网络消费虚假宣传案件6734件。其中,2022年受理767件,2023年受理1676件,2024年受理1333件,整体呈上升态势。

  他称,涉网络消费虚假宣传案件涉诉主体范围较广,受理案件类型相对集中。该院受理该类案件涉及网络消费领域各方主体,覆盖了消费者及销售行业各类主体,不仅有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还有直播间主播、MCN公司等新业态从业者。

  他提到,部分商家通过AI技术假冒公众人物形象和声音制作虚假广告,利用公众人物社会影响力诱导消费者进行消费;部分商家通过网红、达人对商品、服务进行“虚假营销”,并通过算法精准推送给潜在消费者,消费者被“种草”后购买商品发现货不对板,导致权益受损。

  他说,传播相关虚假宣传内容成本低、获利高,极易形成“低成本高回报”的违法激励,加之名人IP、网红宣传自带流量,相关内容能快速吸引用户点击,平台算法往往也会优先推荐高互动内容,易形成“造假—流量—变现—更多造假”的恶性循环。

  仪军表示,网络消费虚假宣传治理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需要司法实践平衡保护消费者权益、平台及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数字经济规范有序发展。(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