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回复: 0

二月天,宜“筝”春色

发表于 2025-3-18 16:52: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光明日报记者 杨飒
  “草长莺飞二月天”“忙趁东风放纸鸢”……新学期,江苏省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别开生面的风筝课开始啦!
  扎骨架、糊面子、绘花彩……一个个五彩斑斓的风筝在孩子们手中“活”了起来。随后,孩子们将亲手做的风筝在校园里放飞,兴高采烈,一片欢腾。
  自2017年秋季起,学校美术教师与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曹氏纸扎艺术第五代传人协同开发的“曹氏风筝”特色校本课程开始在教学中应用。
  学校美术教研组长颜梦婷老师介绍:“学校十多名教师拜师学艺,加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队伍中,解决了他们带课资源有限的问题;建立电子资源库,将‘曹氏风筝’的相关文字、影像资料等进行整合,帮助师生开展学习活动;简化风筝制作流程,寻找适合小学生制作的替代材料……每一个学期,我们对于课程都有优化和调整。”
  “曹氏风筝”特色课程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有不同的课程安排,课程分为低、中、高三个年段,分别设置基础课程、精品课程与融合课程。
  为了更好地突出课程特色、形成记忆点,学校还推出了《沙燕家族》系列课。在原有基础上,围绕“曹氏风筝”中最具代表性的沙燕风筝,从课程内容、实践方式、融合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深度挖掘。现阶段,学校已形成了低年段以雏燕为主、中年段以小燕为主、高年段以肥燕瘦燕为主的系列特色课,让学生和“沙燕”一同成长。
  与课程相配套,学校还开发了许多实践活动,如每年三月举办校园“风筝节”、开设“瑞瑞小讲坛”分享探究成果等。
  “学校将课程作为一个综合体进行开发,挖掘其中的美育、德育、文学、几何、体育、科技等多方面知识,让学生在真实的综合学习活动中感受文化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颜梦婷说。
  学校副校长衡雷表示:“加强儿童时期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实践活动,就像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化种子’。相信在漫漫成长路上,它会成为孩子们心中永不凋落的‘文化之花’。”
  《光明日报》(2025年03月18日 13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