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5|回复: 0

海南三沙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发表于 2025-3-21 06:55: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海口3月20日电 (高天胤)海南三沙市委宣传部与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联合组成“三沙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开展三沙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下称“四普”)实地调查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介绍,截至目前,普查队员共调查西沙区岛礁17座,不可移动文物58处,包括已认定、登记的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以及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等。其中,新发现的文物点包括多处珊瑚石兄弟公小庙等具有鲜明海洋文化特色的文化遗产,进一步丰富了三沙市的文物资源。


3月4日,普查队员在西沙群岛甘泉岛对古井进行测量记录。(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三沙市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岛礁星罗棋布,分布海域广阔。自实地调查工作启动以来,普查队员航行数百海里,克服多重困难,深入三沙市西沙区各岛屿,采用传统田野调查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运用普查软件、RTK定位仪、无人机、单反相机等测量设备和数字化采集工具,严格按照要求对文物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数据采集和记录。

  在文物普查过程中,工作队着重开展涉海庙宇等海洋民俗信仰文化调查,挖掘具有三沙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工作队还积极宣传文物普查和文物保护相关知识。

  三沙市隶属于海南省,是中国位置最南、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的地级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历来是中国人民开展贸易和生产活动的重要场所,拥有丰富的海洋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

  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介绍,通过本次普查,将较为全面掌握三沙市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保存状况等基本信息,为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加强岛礁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提供重要支撑。(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