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回复: 0

全国首个双燃料船舶船员培养研究室和见习点在沪启用

发表于 2025-3-22 08:07: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上海3月21日电 (谢梦圆)全国首个双燃料船舶船员培养研究室和见习点21日在上海分别成立并启用,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绿色低碳发展需求提供支撑。

  随着国际海事组织(IMO)减排政策深化,全球LNG(液化天然气)、甲醇、氨等双燃料船舶需求增多。截至2024年12月30日,全球双燃料船舶已达2119艘,约占全球船队总吨位的7.4%,较2018年的3.2%有大幅增长;2024年全球新造船订单中,使用替代燃料的船舶占比45%。


21日,全国首个专注于双燃料船舶船员培养的研究室和见习点在沪分别成立并启用。(上海海事局供图)

  然而在全球航运业中,与之相应的绿色航运人才普遍呈现紧缺的特点。据劳氏船级社分析,预计至2030年,全球将产生约45万名能在双燃料船舶上工作的船员缺口,这一缺口到2035年预计扩大至80万。

  中国作为航运大国,对新技术船舶船员存在旺盛需求,但船员技能培训软硬件实力有待提升,船员见习机会有限。

  上海海事局船员处一级主任科员张宇东告诉中新网记者,因为LNG或甲醇等燃料具有易燃易爆的特质,双燃料船舶的燃料加注与传统船舶不同,对船员的要求也不同,只有经过理论培训和实操训练的船员才能获得证书,在双燃料船舶上工作。

  据他介绍,以往想要获取相关资质的船员在学完理论知识后,很难获得实操机会,除非入职船公司进行见习。而双燃料船舶船员见习点的启用可构建双燃料船舶船员集培训、见习与发证于一体的工作模式,助力培养更多国际认可的双燃料船舶船员。目前,该见习点主要培训船员加注LNG的能力,可为船员提供年均超1000小时的见习实操资源。

  如今,上海洋山深水港已成为全球前三的国际船舶保税LNG加注港,也是全球少数同时具备LNG和绿色甲醇“船—船”加注能力的港口,甲醇加注常态化开展,生物船燃混兑、加注也将获得突破,可为双燃料船舶船员培养提供实践基础。

  目前,双燃料船舶船员培养研究室主要用于构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开展双燃料船舶船员培训标准、安全管理规范以及国际履约的前瞻性研究;从政策指导、见习实践等方面推进双燃料船舶船员培养工作,并在国际船员培养规则、标准的制定上发挥领跑作用,为航运业低碳转型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撑。(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