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回复: 0

雪漠与张怀存“走向彼岸”伦敦对谈活动举办

发表于 2025-3-26 06:19: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新网伦敦3月25日电 (欧阳开宇 卞雨晨)中国著名作家雪漠与英国皇家艺术学会终身院士张怀存“走向彼岸”对谈活动日前在伦敦举行。

  来自中国驻英国大使馆、英国皇家艺术学会等机构近百位人士参加活动。会上,双方就创作灵感、文化传承与跨界融合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力图在全球化和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寻找文学创新与人文未来的新路径。

  雪漠认为,作家的创作不仅是情感的抒发,更应回应世界需求,成为传递世界声音的重要力量。雪漠以“大海”为喻,强调作家应超越个人局限,以宽广胸怀承载和养育万物,体现中国文化深厚的包容精神。


图为活动现场。 卞雨晨 摄

  张怀存回忆自己在中国北部草原青海的成长经历,详细介绍了家族传承、温情家庭和多元文化熏陶对其艺术创作的深远影响,并指出“家庭、自然与异域文化交融,构成了我创作的多重源泉”。这种跨文化体验使她在海外推广中文文学时,能够以真挚情感打破语言与文化壁垒,使中外读者在共鸣中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双方还就为何选择文学道路及如何应对当下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展开讨论。雪漠表示,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是对生命终极意义的不断探问。张怀存则认为,每个人都蕴含创作潜力,只要坚守内心真实,就能在艺术领域绽放独特光彩。


图为活动现场。 卞雨晨 摄

  面对AI技术的迅速发展,雪漠坦言,虽然每次技术革新曾引发社会短暂不适,但历史证明技术进步必将推动文明前行。他指出:“AI将带来物质的极大丰富,但能否带来幸福,取决于人心。人若善,AI便是福音;人若恶,它便是灾难的放大器。”张怀存认为,AI虽能模仿语言结构、提供写作辅助,但无法复制经由生活沉淀而成的情感温度与厚重记忆,文学的魅力正源自这一份独特的人文印记。


图为活动现场。 卞雨晨 摄

  据介绍,本次文学对话,不仅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是两代作家在不同人生旅途中的心灵互访。他们以诗意回应时代的焦虑,以温柔的故事唤醒公众对文学本质的思考,也用文化的力量为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注入确定性与温度。(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