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回复: 0

业界人士重庆共话设计下乡:融入自然、长期主义

发表于 2025-3-26 06:28: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新网重庆3月25日电 (张旭)3月25日,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巴山渝水·和美乡村”设计建设研讨会在重庆市江津区举行。

  本次研讨会以“塑造乡村公共空间 留住巴渝乡韵乡愁”为题,旨在探讨巴渝和美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公共建筑的设计建设,为新时代乡村建设提供实践范例和理论支撑。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冯新刚表示,乡村公共空间既是具象的地理单元,更是抽象的社会关系载体。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物质空间的重构(如装配式技术应用),更需重建“公共性”——通过激活传统空间智慧、创新社区治理机制,让树下的闲聊、祠堂里的聚餐、集市里的叫卖,重新成为乡村文明延续的血脉。

  “在乡村,田园是主体,建筑只是它很小的一部分。”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王雪松以装配式建筑在乡村的推广应用为例,进行了解释。他认为,要坚持长期主义,注重建筑与自然、人文的融合,服务于民众的“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董莉莉介绍说,近年来,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立“三师一家”(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和艺术家)设计下乡服务制度,重庆交通大学亦参与其中,展开了一系列校地合作。她认为,当前,民众对于住房设计的需求正在提质,设计行业应该更加贴近人的个性化需求,服务居住者所需。

  据介绍,近年来,重庆不断推动设计下乡走深走实,提升乡村规划设计水平。在此过程中,一批热爱乡村、致力于服务乡村的人才执设计之笔,把论文写在广袤的巴渝乡村大地上,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巴渝村景。(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