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哇塞写作精社
我的轮椅
作者:史铁生
坐轮椅竟已坐到了第三十三个年头,用过的轮椅也近两位数了,这实在让人没想到。1980年秋天,“肾衰”初发,我问过柏大夫:“敝人刑期尚余几何?”她说:“阁下争取再活十年。”都是玩笑的口吻,但都明白这不是玩笑——问答就此打住,急忙转移了话题,便是证明。十年,如今已然大大超额了。
两腿初废时,我曾暗下决心:这辈子就在屋里看书,哪儿也不去了。可等到有一天,家人劝说着把我抬进院子,一见那青天朗照、杨柳和风,决心即刻动摇。又有同学和朋友们常来看我,带来大世界里的种种消息,心就越发活了,设想着在那久别的世界里摇着轮椅走一走,也算不得什么丑事。于是有了平生的第一辆轮椅,那是邻居朱二哥设计的。父亲捧了图纸,满城里跑着找人制作。用材是两个自行车轮、两个万向轮并数根废弃的铁窗框。母亲为它缝制了坐垫和靠背,后又求人在其两侧装上支架,撑起一面木板,书桌、饭桌乃至吧台就都齐备了。
我在一篇题为《看电影》的散文中,也说到过这辆轮椅:“一夜大雪未停,事先已探知手摇车不准入场(电影院),母亲便推着那辆自制的轮椅送我去……雪花纷纷地还在飞舞,在昏黄的路灯下仿佛一群飞蛾。路上的雪冻成了一道道冰棱,母亲推得沉重,但母亲心里快乐……母亲知道我正打算写点什么,又知道我跟长影的一位导演有着通信。所以她觉得推我去看这电影是非常必要的,是件大事。怎样的大事呢?我们一起在那条快乐的雪路上跋涉时,谁也没有把握,唯朦胧地都怀着希望。”
那一辆自制的轮椅,寄托了二老多少心愿!
下一辆是丑小鸭杂志社送的,一辆正规并且做工精美的轮椅,全身的不锈钢,可折叠,可拆卸,两侧扶手下各有一金色的“福”字。这辆“福”字牌轮椅,开启了我走南闯北的历史。先是北京作协的一群哥们儿送我回了趟陕北,见了久别的“清平湾”。后又有洪峰接我去长春领了个奖;父亲年轻时在东北林区待了好些年,所以沿途的大地名听着都耳熟。马原总想把我弄到西藏去看看,我说:下了飞机就有火葬场吗?吓得他只好请我去了趟沈阳。王安忆和姚育明推着我逛淮海路,是在1988年。那时她们还不知道,所谓“给我妹妹挑件羊毛衫”其实是借口,那时我又一次摇进了爱情,并且至今没再摇出来。少功、建功还有何立伟等等一大群人,更是把我抬上了南海舰队的鱼雷快艇。仅于近海小试风浪,已然触到了大海的威猛——那波涛看似柔软,一旦颠簸其间,竟是石头般的坚硬。又跟着郑义兄走了一回五台山,在“佛母洞”前汽车失控,就要撞下山崖时被一块巨石挡住。大家都说“这车上必有福将”,我心说我呀,没见轮椅上那个“福”字?1996年迈平请我去斯德哥尔摩开会。飞机缓缓降落时,我心里油然地冒出句挺有学问的话:这世界上果真是有外国呀!转年立哲又带我走了差不多半个美国,那时双肾已然怠工。我一路挣扎着看:大沙漠、大峡谷、大瀑布、大赌城……立哲是学医的,笑嘻嘻地闻一闻我的尿说:“不要紧,味儿挺大,还能排毒。”其实他心里全明白。他所以急着请我去,就是怕我一旦“透析”就去不成了。他的哲学一向是:命,干吗用的?单是为了活着?
如今我已年近花甲,手摇车是早就摇不动了,“透析”之后连一般的轮椅也用着吃力。上帝见我需要,就又把一种电动轮椅放到我眼前,临时寄存在王府井的医疗用品商店。妻子逛街时看见了,标价三万五。她找到代理商,砍价,不知跑了多少趟。两万九?两万七?两万六,不能再低啦小姐。好吧好吧,希米小姐偷着笑:“你就是一分不降我也是要买的!”这东西有趣,狗见了转着圈地冲它喊,孩子见了总要问身边的大人:它怎么自己会走呢?这东西给了我真正的自由:居家可以乱窜,出门可以独自疯跑。跳舞也行,打球也行,给条坡道就能上山。舞我是从来不会跳。球呢,现在也打不好了,再说也没对手——会的嫌我烦,不会的我烦他。不过时隔三十几年我居然上了山——昆明湖畔的万寿山。
谁能想到我又上了山呢!
谁能相信,是我自己爬上了山的呢!
坐在山上,看山下的路,看那浩瀚并喧嚣着的城市,想起凡·高给提奥的信中有这样的话:“实际上我们穿越大地,我们只是经历生活”,“我们从遥远的地方来,到遥远的地方去……我们是地球上的朝拜者和陌生人。”
坐在山上,看远处天边的风起云涌,心里有了一句诗:嗨,希米,希米/我怕我是走错了地方呢/谁想却碰见了你——若把凡·高的那些话加在后面,差不多就是一首完整的诗了。
坐在山上,眺望地坛的方向,想那园子里“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想那些“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想那些“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想我曾经的那些想:“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
有个回答突然跳来眼前:扶轮问路。但这不仅仅是说。有个叫史铁生的家伙,扶着轮椅,在这颗星球上询问过究竟。也不只是说,史铁生——这一处陌生的地方,如今我已经弄懂了多少。更是说,譬如“经轮常转”,那“轮”与“转”明明是指示着一条无限的路途——无限的悲怆与“有情”,无限的蛮荒与惊醒……以及靠着无限的思问与祈告,去应和那存在之轮的无限之转!尼采说“要爱命运”。爱命运才是至爱的境界。“爱命运”既是爱上帝——上帝创造了无限种命运,要是你碰上的这一种不可心,你就恨他吗?“爱命运”也是爱众生——假设那一种不可心的命运轮到别人身上,你就会松一口气怎的?而凡·高所说的“经历生活”,分明是在暗示:此一处陌生的地方,不过是心魂之旅中的一处景观、一次际遇,未来的路途一样还是无限之问。
【赏析·上】
1.作品背景与创作历程
史铁生的《我的轮椅》是一篇深情的散文,详细介绍了他与轮椅之间的深厚情感。文章中,史铁生回顾了自己使用轮椅的三十年多年时光,期间经历了从最初的自制轮椅到后来的各种轮椅的变迁。这些轮椅不仅是他身体残疾的工具,更是他探索生命意义、体验世界的伙伴。文章中的轮椅,寄托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亲人、朋友的深切怀念。
2.自制轮椅的情感记忆
史铁生在文章中描述了他最初使用的自制轮椅,这辆轮椅由邻居朱二哥设计,父亲四处寻找人制作。材料简单,却是亲情的凝聚:两个自行车轮、两个万向轮加上数根废弃的铁窗框。母亲为它缝制了坐垫和靠背,又在两侧装上支架,撑起一面木板,使得轮椅兼具书桌、饭桌乃至吧台的功能。这辆轮椅不仅承载了史铁生的日常生活,更寄托了他的文学梦想。在《看电影》这篇散文中,他回忆了母亲在雪夜中推着他去看电影的情景,那份母爱的支持和鼓励成为他生命中宝贵的记忆12。
3.轮椅与人生的转折
随着文章的叙述,史铁生的生活因不同的轮椅而发生了改变。《丑小鸭》杂志社赠送的一辆正规并且做工精美的轮椅,开启了他走南闯北的历史。从北京作协的哥们儿送他回陕北看望久别的“清平湾”,到洪峰接他去长春领奖,再到马原想让他去西藏看看,最后到妻子帮他购买的三万元五的电动轮椅,每一个轮椅都见证了他人生的不同阶段和经历。这些轮椅不仅是他移动的工具,更是他探索世界的窗口12。
4.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在《我的轮椅》中,史铁生不仅仅在讲述自己与轮椅的故事,更是通过轮椅这个载体,表达了对生命、疾病、爱情和友情的深刻思考。他对生活的态度始终积极向上,即使身患重病也不忘感恩生活的美好。文章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亲人朋友的思念。坐在山上远眺地坛的方向,史铁生回想起过去的岁月和心中的种种思考,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尤为动人1。
【阅读赏析】
1.情感真挚,感人肺腑
史铁生的文字真挚而深沉,他在文章中流露出的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怀念深深打动人心。读者可以通过他的文字感受到他对生活的执着和对命运的挑战。每一次移动在轮椅上,都是他对生命新的探索和感悟。
2.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除了情感的表达,《我的轮椅》还富含深刻的寓意。通过轮椅这一载体,史铁生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等问题。他的思考超越了个人的苦难,触及了普遍的人性和存在的本质。
3.文笔优美,富有诗意
史铁生的文笔流畅而富有诗意。他在描写景物和抒发情感时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充满画面感。读者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享受到文学的美妙。
4.结语
《我的轮椅》不仅是一篇个人成长的故事,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它展现了史铁生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感悟。通过对《我的轮椅》的阅读赏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史铁生的内心世界和他的文学成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