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回复: 0

毕淑敏:青春在山巅开出理想的花

发表于 2025-4-7 17:34:4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闻人物】
  光明日报记者 韩寒
  “这部小说,封存着我刻骨铭心的记忆,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小说。”近日,在长篇小说《昆仑约定》发布会现场,作家毕淑敏坦言。
  毕淑敏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她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医学知识创作了小说《昆仑殇》《女心理师》及散文集《心灵密码》等。
  《昆仑约定》是毕淑敏最新的长篇小说。作品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高原戍边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年轻战士在极端环境中淬炼生命、追寻理想的故事。小说聚焦高原部队诊所,通过郭换金、景自连、麦青青等人物,讲述了在“世界第三极”的严酷环境中,年轻的战士们以青春守卫国界的故事。
  “高原上气候恶劣、物资匮乏、医疗条件简陋。部队诊所不仅是救治伤病的地方,更是战士们心灵成长的熔炉。在昆仑之巅,他们用生命丈量信仰的高度,以热血铸就永恒的约定。”毕淑敏这样阐释《昆仑约定》的“题眼”。
  回忆自己16岁起开始戍边的经历,毕淑敏说,对高原的第一印象是荒凉。但不久后,她就习惯了高原,知晓了高原上的青春是何等模样——“那时我们十几岁,尚未来得及盛开为花,就被生活直接拍砸成凝冻的松柏。”她和战友们全力以赴保家卫国,让背后的山河和人民安享和平。从那时起,她爱上了高原,以至于离开之后,再也没有见过比高原的云更美的云。
  毕淑敏认为,自己年轻时身体里居住着沧桑的灵魂,近40年前写下了小说《昆仑殇》。当她70岁时,借着《昆仑约定》的书写,重新潜入十六岁半的心灵,把记忆汇总成述说。
  毕淑敏谈道,写《昆仑约定》是她埋在心里几十年的种子,也是对一座山许下的承诺。年轻的时候没有写,是怕自己写得不够好,技艺不够,没办法把那些强烈的震撼表达清楚。出于私心,她希望这部小说在生命末期临近的时候去完成。但岁月不饶人,再推,她害怕自己写不完了。有一天,她算了算日子,已经70岁了,那就开始吧!
  她从亲历者的角度,以其一贯的细腻笔触刻画边疆部队生活,也用医者仁心诠释人性的光辉,“我已经70多岁了,我把那些珍贵的、刻骨铭心的、必须述说的回忆,交给了这部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小说。高原上,我的青春在山巅开出了理想主义的花”。
  在创作《昆仑约定》时,毕淑敏曾几度入院。当她完成这部作品时,她坦言自己已不畏惧离开世间。
  发布会现场,作家梁晓声谈道,《昆仑约定》是一本受义务感、责任感驱动而创作的长篇小说。它的难能可贵,在于亲历性。它是倾注真诚和感情的作品。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07日 09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