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回复: 0

滇中引水一期工程进展超九成

发表于 2025-4-9 06:05:3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工地,百孔爆破连环炸响,32号竖井破岩开挖,直插横断山脉岩层深处。据统计,滇中引水一期工程目前已累计开挖超612公里,就工程输水干线总长664公里而言,进展超九成。
  跨越四大水系,穿越横断山脉,滇中引水工程的隧洞占比超九成。塌方、变形、突泥等,都是地下施工会面临的难题,香炉山隧洞更是工程的难中之难。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和香炉山隧洞施工队伍一道,用先进技术攻坚克难,近半年月均挖掘速度提高百余米。
  “香炉山隧洞处于活动断裂带,围岩破碎松软,软岩容易变形。”中铁隧道局滇中引水工程大理Ⅰ段3标项目施工负责人王斌说,“云岭号”硬岩掘进机“吃硬不吃软”,在这里施工就像在豆腐渣里挖洞,最严重时中部会被卡住。
  经过反复试验,团队采用隧洞支护技术,基本解决了这个难题。施工队伍将锚索嵌入岩体,用锚具固定洞壁,这种预应力锚索支护方法,就像一双手向上提起岩体,实现主动支护;封闭工字钢两侧、灌入高强度混凝土,打造的箱型拱架,则成了“肩膀”,向上顶起岩体,实现被动支护。两道力量将岩体牢牢固定,岩体终于实现相对稳定。自去年4月以来,再没出现过“卡腰”情况。
  隧洞建设,离不开灌注混凝土,其运输效率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推进效率。“过去运输混凝土用的是无动力铁皮溜槽,一旦遇上坡度小的支洞,下溜速度变慢,容易卡住,造成骨料和泥浆分离。”中铁十四局负责香炉山隧洞丽江段1标施工的项目技术负责人仁师军说。
  “经过反复试验,我们选中了煤炭行业的皮带运输技术,加以借鉴。”仁师军介绍,用两条宽80厘米的皮带穿过支洞,上行皮带将渣土向外运,下行皮带把初拌混凝土运向支洞底部,进行二次搅拌,在解决骨料和泥浆分离问题的同时,也为下溜提供动力。一出一进,又稳又快,只需10多分钟,混凝土与渣土便能穿过1.2公里长的支洞,到达各自“工位”。
  为了高效运输施工所需物料,工程还采用自下而上开挖的竖井运输,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和出渣效率。在香炉山隧洞27号竖井,吊罐装着渣土,从地下近600米处运往地面,再将挖掘隧洞所需物料运往地下,一天能实现40个来回。中国水电十四局负责香炉山隧洞27号竖井施工的生产副经理李光跃介绍,随着竖井陆续开挖,挖掘作业面增加,香炉山隧洞掘进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